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斜管蟲病。
1、癥狀:由鯉斜管蟲寄生于魚的皮膚和鰓所致,由于受寄生蟲的刺激,魚皮膚和鰓表面呈蒼白色或形成一層淺藍色的薄膜。嚴重時病魚群集水面,游動無力,魚體消瘦發黑,有的頭、鰓及遍身都粘滿泥物,因此又稱“拖泥病”。
2、危害:流行地區較廣,魚種池、親魚產卵池更易發生此病。該蟲繁殖的適宜水溫12~18℃,低于2℃仍能繁殖,高于20℃大都死亡。
3、防治:①放養前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150千克。②魚種放養時用3%~5%食鹽水浸洗3~5分鐘或以1立方米水體加8克硫酸銅浸洗30分鐘。③以1立方米水體加入90%晶體敵百蟲0.3~0.8克溶液與總重量為敵百蟲5~20倍的食鹽溶液混合后全池潑灑。④以1立方米水體用0.7克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的溶液全池潑灑,效果較好。
二、小瓜蟲病。
1、癥狀:由多子小瓜蟲寄生引起。發病早期,魚體表、鰭條或鰓部都有點狀囊胞。嚴重時,魚的皮膚和鰓覆蓋一層白色薄膜,體表粘液增多,魚體消瘦游動遲鈍,呼吸困難,浮于水面,有時還會出現鰭基充血腐爛,鱗片脫落等癥狀。
2、危害:流行地區廣,主要危害夏花魚種、金魚和溫室20℃以下越冬的羅非魚、淡水白鯧,初冬和春末為流行季節。
3、防治:①一立方米水體用干辣椒0.35克、生姜0.1克加水煎液然后潑灑魚池,連續2次。②100千克餌料加氯霉素50克、連喂7天為一個療程。③一立方米水體用0.5克型滅蟲靈的溶液全池潑灑,每隔2天一次,連用3次。切忌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治療,因為硫酸銅對小瓜蟲不但無殺滅效果,反而會促進小瓜蟲形成囊胞。
三、鰓隱鞭蟲病。
1、癥狀:鰓隱鞭蟲一般寄生在鰓上。病魚食欲減退或不吃食離群獨游,體色暗黑,最后因瘦弱而死亡。
2、危害:各地漁場均有發生。流行季節為冬末至夏初。最適溫度12~20℃,主要危害夏花魚種。
3、防治:放養前每立方米水體加10克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溶液(5:2)浸洗20~30分鐘,水溫為10~20℃。
四、粘孢子蟲病。
1、癥狀:當孢子蟲大量發生時,肉眼可見寄生蟲部位有灰白色點狀或瘤狀囊胞。病魚消瘦,體表發黑離群獨游或狂游。
2、危害:流行地區較廣,特別是在10月至翌年2月對魚種危害頗大。
3、防治:①放養前每畝用125千克生石灰清塘。②魚種放養前每立方米水體用500克高錳酸鉀浸洗30分鐘,能殺滅60%~70%孢子。③每立方米水體用3克90%晶體敵百蟲兌水全池潑灑,每間隔3~4天施藥一次,連施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