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細菌性爛鰓病是危害漁業的嚴重病害,發病時間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時,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致死時間也越短。養殖密度越高,水質越差,抵抗力越小,則越易暴發流行。本病常與傳染性赤皮病、腸炎病、出血病并發。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鯉魚、鯽魚、鰱魚及鳙魚,尤以草魚最宜發病。
1癥狀
魚行動遲緩、離群獨游、體色發黑、頭部尤重。檢查魚鰓,可見鰓絲腐爛且帶有污泥,鰓蓋骨內表皮充血,中間部分常腐爛成一個圓形、不規則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鰓絲鏡檢,可見鰓絲軟骨外露、末端膨大、彎曲,鰓小片浮腫、腐爛,有粘液與污泥附著。
2診斷
①肉眼可見魚體發黑,鰓絲腫脹、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腐爛缺損,軟骨外露。
②取病灶處鰓絲,放于載玻片上,加2~3滴無菌水或清水,蓋上蓋玻片,放置20~30分鐘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有些菌體一端固著,另一端呈括弧狀緩慢往復擺動;有些菌體聚集成堆,從寄生的組織向外突出,形成像仙人球或仙人柱一樣的“柱子”,電有的“柱子”呈珊瑚狀及星狀,即可診斷為患了細菌性爛鰓病。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此病與以下鰓病的鑒別。首先,車輪蟲、指環蟲引起的鰓病,顯微鏡下可見鰓上有大量的車輪蟲或指環蟲寄生。其次,大中華鳋引起的鰓病。鰓上可見大中華鳋寄生,病魚鰓絲末端腫脹、彎曲和變形,而細菌性爛鰓無此現象。再次,鰓霉病,顯微鏡下可見霉菌的菌絲進入鰓小片組織或血管和軟骨中生長,粘細菌則不進入鰓組織內部。
3預防
3.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魚池施用的糞肥應充分發酵腐熟后再施用。
3.2魚種下塘前用10mg/L漂白粉水溶液,或用15~20mg/L高錳酸鉀水藥浴15~30分鐘,或用2%~4%食鹽水浸洗5~10分鐘。
3.3發病季節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1~2次,每次用生石灰15~20mg/L,使池水pH在8左右。
3.4發病季節,每周用0.3mg/L的強氯精全池潑灑1次,此法與生石灰交替使用。
4治療
外消毒與內服藥結合治療有效。
4.1外用藥消毒可選下列藥物之一,選用以前未用過的療效較好
①強氯精(含有效氯85%)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0.3~0.5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②優氯凈(含有效氯56%)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0.3~0.5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③全池潑灑二氧化氯(含量40%),使池水濃度為0.5~1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④全池潑灑五倍子(粉碎后,用沸水沖泡),使池水濃度為3~5mg/L。⑤大黃經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濃度為3.7mg/L。⑥呋喃唑酮0.2~0.3mg/L全池均勻潑灑。
4.2內服藥可選用下列之一。
①每100kg魚每天用1~2g呋喃唑酮拌餌投喂,連喂5~7天。②每100kg魚每天用復方新諾明10~15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③每100kg魚每天用高效魚菌靈80~100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④每100kg魚每天用新百病清2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即可見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