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中毒
金魚中毒通常是由于用藥物浸洗魚體,或者將藥物直接潑灑于池中引起的。如藥物的劑量與水浴時間掌握不好,容易引起金魚中毒死亡。此外,自來水中有氯氣,若曝氣時間短、氯氣未散盡便用來飼養金魚,快則1小時左右,慢則1~2天,引起金魚慢性中毒。
因此,換水后的半小時內應注意觀察,如果發現金魚團集缸池4周,而不在中間游動時,正是輕度中毒征兆,應立即投放小蘇打。
2窒息
當水中溶氧減少到一定程度時,金魚會呼吸困難,不時到水表層將口伸出水面吞吐空氣,時間過長則會引起金魚死亡。此種情況發生于金魚放養密度過大的金魚場或家庭魚缸。防治方法:①必須認真做好夜間的水質處理工作,視水質、魚情及時換水或注水;②有條件的可輔助進行充氧或裝水質循環過濾器;③視當時天氣、水質等情況酌情投餌。
3中暑
盛夏的午后,水溫通常可達38~40℃。未遮陽的魚苗或成魚,常因高溫和強光的刺激而突然中暑,病重者呼吸困難,體色變淡,失去感覺,倒浮于水面,難以救治。防治方法:①盛夏10時后蓋簾遮陽,防止池水因烈日曝曬而升溫過快;對輕度中暑者,應及時換水降溫,經搶救后金魚可免于一死;②盛夏期間,必須提高飼養水位40~50cm,防止池水升溫過快,預防中暑。
4燙尾
此病是金魚特有的一種病癥,其發病季節集中于炎熱暑夏的露天魚池,尤以長尾鰭的老齡魚多見。其發病通常由于高溫和悶熱引起。在光照強、溶氧足的淺綠水中及投餌不足、人為驚動等影響下,氧分子隨魚鰭活動而滲入各鰭條中,形成許多類似米粒的小氣泡。由于氣泡的浮力,燙尾的金魚失去平衡,魚頭朝下,若不及時換水降溫,則各鰭條爛成許多缺損,影響觀賞。防治方法:①暑夏時節,將魚池遮陽1/3~1/2或在水中種植幾株大葉水浮蓮與水葫蘆,可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②投餌要足、要早,讓金魚飽食后減少活動,這是減少燙尾的主要措施;③患燙尾病的金魚,重者當天下午換水,輕者則注一些新水,經過2天的飼養可恢復正常;④暑夏時節,室外飼養的金魚必須在日落后清理魚池,可抑制此病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