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魚種放養
應力爭早放,一般在秧苗返青后放入。用化肥作底肥的稻田,應在化肥毒性消失后投放。放種前,可先用少量魚種試水,不發生死亡再放養。
為使魚種在年底前能達到商品魚規格,所放魚種尾重應在0.2~0.3千克。
若采用稻田單養,放養量為每平方米1尾左右;若采用與其他家魚混養,可使搭配放養數量占主養魚的10%左右,即以黑魚為主養魚時,混放家魚的數量占黑魚的10%;以家魚為主養魚時,混放黑魚的數量占家魚的10%。
二、飼養管理
俗話說稻田養魚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這是由于稻田水淺、水面小,魚種活動受到限制,加上水稻耕作上的復雜性(如施肥、噴灑農藥、曬田等),因此,田間管理是黑魚產量高低的決定因素。
(一)餌料與投喂
黑魚種投放于稻田之后,除吃些稻田中的有害昆蟲、蛙類、蚊子外,還需投喂鮮活野雜魚蝦、螺肉及煮熟切碎的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投餌量為魚體總重量的5~8%,日投喂2次。投餌時要按照“四看”與“四定”的原則,并盡可能在魚溜處搭食料臺投喂。
也可在稻田中放養一些羅非魚、鯽魚,麥穗魚等,讓其自然繁殖的幼苗,作為黑魚的鮮活餌料。另外,還可在魚溜處架設誘蟲燈,利用燈光誘捕蛾、螻蛄、蟋蟀等昆蟲。
(二)田間水的管理
下雨或有洪水時,應加強巡查田埂的牢固程度。注意進、出水口的暢通和攔魚設置效果,如有堵塞和損壞,要及時疏通和維修。要根據稻田需要適時調整水深。調整的原則是以稻為主,適當照顧養魚。稻田淺灌和曬田前要先檢查魚溝和魚溜,保證黑魚或其他魚游動暢通無阻。如因無法解決曬田對魚的影響時,應設法將魚轉移到別的稻田繼續飼養。在夏季水溫較高時,應加深水位,或在魚溜處搭棚遮蔭降溫。
(三)處理好施化肥與養殖黑魚的矛盾
在施用化肥時,應控制用量,每667平方米使用尿素4~5千克或硫酸銨5~8千克,應少量多次施用,或將化肥直接與土拌和成球粒肥料,分施在秧的根部,這樣不僅化肥用量少,肥效高,而且對黑魚也安全。一般不要用氨水作追肥,否則易毒死黑魚。若采用碳酸氫銨作基肥,隔5天后先把黑魚放入魚溜,再隔5天后才能讓黑魚入大田。
(四)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水稻蟲害
養殖黑魚稻田中噴施農藥,要求既能有效防治水稻病蟲害,又要避免黑魚受到損失。一般選用樂果、稻瘟凈、亞胺硫磷、磷胺等高效低毒農藥。為提高綜合防治效果,大都選用3種以上農藥混合使用。嚴禁使用魚藤精、毒殺芬、二二三、六六六、五氯酚鈉等劇毒農藥。施藥時可適當加深田水,以稀釋落入水中農藥的濃度。藥物要盡量噴灑在稻子的葉莖上,以利提高防治病蟲的效力,減少藥物落入水中對魚造成的危害。
(五)防治魚病
稻田中黑魚一旦得了病,治療相當困難。因此,除在魚種放入稻田前,必須對魚種進行浸洗消毒外,還要定期在魚溝、魚溜或整個稻田中潑灑漂白粉,濃度為110,或90%晶體敵百蟲,濃度為0.3~0.5×10-6。潑灑晶體敵百蟲既可防治魚病又能防治水稻病蟲害。
(六)成魚捕撈
稻田養殖黑魚收獲時間,一般在水稻收割后進行。收魚前,先疏通魚溝,然后慢慢放水,讓黑魚隨水自動進入魚溝和魚溜,使用魚網在排水口處就能收魚了。如一次捕不干凈,可重新灌水,再重復捕收一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