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網箱養鱔具有固定投資少、勞動強度低、規模可大可小、易操作管理、魚體生長快、疾病少、起捕靈活方便等優點,是一項高產高效、應用潛力大的養鱔方式,是黃鱔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合理設置網箱
網箱一般設置于池塘避風向陽處,池塘水深1.0米~1.5米,宜設在住宅附近,以便管理。網箱用尼龍線無結節網片編成,大小根據需要而定,一般為長方形網箱,規格3米×2米×1米或10米×3米×1.2米,網目為10目~36目,生產中宜小不宜大。黃鱔有見孔就鉆的習性,如果網目偏大,黃鱔即使鉆不出,也不會輕易放棄,結果往往會卡傷頭部,影響吃食。同時,活餌易從網目游走。為便于投餌,網箱蓋可用較大的網目。網箱上下綱繩直徑0.6厘米~0.8厘米,在網箱口上方一周向里伸出6厘米的寬檐,箱體入水7厘米,用樁柱支撐,網箱內放30厘米左右厚的河泥,或網箱在鱔種入箱前5天~7天下水,以利于鱔種進箱前在箱的網片上形成一道由絲狀藻類組成的生物膜,可避免鱔體摩擦受傷。一般10畝~15畝的魚池可設置網箱100平方米~200平方米。
二、嚴把苗種質量
鱔魚苗種為人工繁殖苗種或野生苗種。一般尾重20克以上,每平方米水面投放100條,小的可投放150條,重量大約2.5公斤~5公斤,按規格分箱投放。放養時用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10分鐘。
三、抓好日常管理
一是管水。鱔魚喜水質肥沃、溶氧充足的環境。一般應保持10厘米~15厘米的水層。春季7天~10天換一次水,夏季3天~5天換一次水。保持網目暢通,網目堵塞后,網箱內外水體不能及時交換,則網箱內水體很快變壞,嚴重影響黃鱔的攝食和生長。二是投飼,鱔種入箱后,3天內不可投喂,待其適應新環境后,可在傍晚投餌1次。飼料主要以小雜魚、蚯蚓、螺蜆、蚌肉等為主,以蚯蚓為最佳,也可喂水蚤、豆渣、菜籽餅、瓜果等人工配合飼料。投喂要定時,鱔魚晝伏夜出,在下午6時~8時投飼為宜。鱔魚在水溫15℃~32℃時攝食旺盛,低于10℃時停止攝食。日投飼量為鱔魚體重的6%~8%。如投飼過量,應撈除殘剩飼料,保持水質清潔。三是防止黃鱔逃跑。經常檢查網箱接口是否牢固,是否有鼠害。四是飼養過程中在網箱內投入水花生,其覆蓋面占網箱面積的80%左右,這樣既能凈化水質,又能為黃鱔提供隱蔽歇息場所,有利于黃鱔生長。移植水花生時最好去根洗凈后放在5%的食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以防止螞蝗等有害生物隨草帶入箱中。定期撈取水花生,防止水花生生長過旺,長出箱體,在雨天引起逃鱔現象。
四、搞好疾病防治
種苗在入箱前要嚴格消毒,特別是在黃鱔易發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白粉全箱潑灑,發現病鱔及時隔離。黃鱔出現拒食,及時減少投喂量,防止一次投喂過多而引發腸炎。發現病害,及時對癥下藥,盡量減少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