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人們習慣在冬、春放養魚種,其實秋季放養魚種比冬春季要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利于魚類的生長發育。
魚種在大苗種池中培養到秋季,大多數規格已達10厘米,因魚種池容積一般較小,放養密度又不斷增大,會使魚的生長發育受到一定影響。故此時要進行疏散管理,將魚種及時從密集的苗種池轉入水面較寬廣的成魚池中繼續飼養,使鉺料來源及水的理化性質都能得到較好改善,并可延長魚種的生長期,使第二年魚產量提高二到三成。
二是有利于選擇和搭配魚種。
秋季魚的品種多,數量充足,可以有廣泛的選擇余地。可根據水源、鉺肥等條件,選擇幾種互利共生的魚種混合投放,以充分利用池塘資源,奪得高產。
三是有利于緩和魚種的供求矛盾。
育種單位秋季有許多符合投放規格的魚種出售,此時購買者較少;而到次年春季購買者會相應增多,魚種供不應求。故改冬春放為秋放,則可避免以上不足。
秋放魚種應選擇在晴天進行,根據鉺料來源確定放養數量及品種。如水草資源豐富的池塘可以草、鳊魚為主,約占總放養量的60%;鉺料多,水質肥的池塘則以鰱魚為主,可占50%左右。同時魚種須用3%的食鹽水或10ppm(每1000克水加漂白粉10克)漂白粉浸洗5~10分鐘,以防魚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