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早春氣溫較低,黃鱔不吃食,生長緩慢,如何做好早春飼養管理,讓黃鱔早開食是提高養殖產量、增加收入的關鍵。根據早春低溫少光的特點,應抓好以下幾項措施,促進黃鱔早開食。
一、注意保溫。早春溫度較低,黃鱔極少出洞活動。人工養殖中需做好保溫工作,使鱔池小環境溫度提高,才能使黃鱔出洞覓食。如果鱔池面積不大,可用雜木、竹子在鱔池上做簡易支架,架上搭蓋無滴塑料薄膜或一般農用薄膜(最好用無滴膜)。風大或低溫天氣時,晝夜覆膜;無風時,中午可稍稍揭膜換氣;有太陽時中午可揭膜曬池,讓鱔池蓄熱和池中水草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二、適當增溫。早春鱔池換水一般采用深井地下水,因為其水溫一般都在10℃以上;有溫泉的地方可引用暖和的泉水;鄰近工廠的地方可引用工廠冷卻水。每次換水1/2,一般5~7天一次。但須注意,水溫不得比鱔池水溫高過3℃。若水溫過高,可先將其引入蓄水池放一段時間,達到要求水溫后再換入。
三、投喂餌料。早春黃鱔開食,餌料要求全部為鮮活餌料。最佳餌料為活蚯蚓,其次是黃粉蟲,再則為田螺、蚌肉等。用鮮活餌料可迅速調整黃鱔食欲,恢復黃鱔體力。一般活餌料喂至1周左右,黃鱔可逐步傾巢而出,此后便可逐步改用遍撒于泥埂上為好,但量不宜太多。第二天如發現池中餌料有剩,則應減少投餌量;如餌料被吃光,則投餌量應適當增加。黃鱔大量出來吃食時,應改為食臺定點投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