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細鱗斜頜鲴是安徽地方名優水產品種之一。它主要攝食水底腐殖質、有機碎屑、附著藻類等,不與吃食性魚類爭食,病害較少,容易捕撈,肉味鮮美,是池塘混養的優質品種。為了探討精養塘套養細鱗斜頜鲴技術,我們于2003年在本所試驗基地,進行了主養異育銀鯽池塘套養細鱗斜頜鲴技術試驗,在不增加飼料和勞動力的情況下,額外收獲細鱗斜頜鲴,使池塘養殖增產增效,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結果,現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池塘試驗在本所試驗基地進行。選擇5口試驗池塘,面積共8.4畝,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長方形,東西向,水泥板護坡,水深1.5~2.0米,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配備1.5千瓦葉輪式增氧機。放養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對水后全塘潑灑。一周后施放發酵好的有機糞肥,培肥池水。
2.魚種投放主養的異育銀鯽魚種于3月10日投放,平均規格為全長9.25厘米,平均體重52克。1~5號池塘畝放養量均為2100尾。
套養的鰱、鳙、團頭魴、草魚魚種于3月12日投放,規格16~20尾/千克的鰱魚,5口池塘畝放養量均為400尾;16~20尾/千克的鳙魚,畝放養量均為50尾;250~500克/尾的草魚,畝放養量均為10尾;10~13厘米/尾的團頭魴,畝放養量均為150尾。
套養的細鱗斜頜鲴魚種于3月15日投放,規格為全長12~13厘米/尾,平均體重14.2克/尾,1~5號試驗池塘畝放養量分別為90、80、70、60、0尾。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放養前用食鹽水進行魚種消毒。
3.水質管理池水透明度保持25~40厘米,溶氧量保持5毫克/升以上,根據季節、天氣和魚類活動情況靈活掌握增氧機開啟時間,適時適量注入新水。每30~60天用生石灰調節水質,濃度為30千克/畝。
4.飼料投喂試驗期間,用粗蛋白含量為35%的配合顆粒飼料投喂異育銀鯽。投餌率按魚體重3%~5%投喂,并視季節、水溫及吃食情況酌情增減。5~9月每天投喂3次,其它月份每天投喂2次。
5.病害防治池塘主養的異育銀鯽也易發病,特別是魚鲺的侵襲,每年均有1~2次的發病期,7月份是魚鲺的高發期,嚴重影響異育銀鯽生長。以0.5毫克/升晶體敵百蟲(90%)全池潑灑,可治愈。
二、試驗結果
1.產量11月12日干塘捕撈,5口試驗池塘共收獲異育銀鯽2066千克;鰱魚1795千克;鳙魚266千克;團頭魴320千克;草魚57千克;細鱗斜頜鲴113千克(5號試驗池塘未放養)。
2.細鱗斜頜鲴效益分析試驗結果顯示,2號試驗池細鱗斜頜鲴的畝放養密度為80尾,其商品規格最大,產量最高。細鱗斜頜鲴畝凈利潤為:80尾/畝(放養密度)×90%(成活率)×0.25千克/尾(商品規格)×16元/千克(商品價格)=288元(產值)~24元(魚種成本)=264元/畝。
三、分析與討論
1.套養技術可行從試驗結果看,池塘主養異育銀鯽,以搭配花、白鰱為主,少量配養團頭魴和草魚,適量套養細鱗斜頜鲴,技術可行。主養的異育銀鯽主要攝食人工配合顆粒飼料。主要搭配花、白鰱充分利用水體中浮游生物和一些粉狀飼料。搭配少量的其它吃食性魚類,提高池塘優質魚產量。套養適量的細鱗斜頜鲴主要利用水底腐殖質、有機碎屑、附著藻類等,不與其它魚爭食。因此,細鱗斜頜鲴完全可以套養在以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主養吃食性魚類的精養池塘中。
2.套養密度細鱗斜頜鲴套養在異育銀鯽主養池塘中,生長速度快,病害少,易捕撈,商品規格在0.25~0.50千克。細鱗斜頜鲴主要利用池塘水體中的天然餌料,若放養密度過大,池塘中天然餌料有限,會影響細鱗斜頜鲴的出塘規格。一般精養池塘,畝放養量在80尾左右比較適宜。
3.魚種運輸細鱗斜頜鲴運輸前一定要提前拉網掛箱,讓其代謝物排出,減少運輸水體污染,提高其運輸成活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