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水面養魚,魚病防治有一定難度,普遍施藥既不經濟又易造成污染。實踐證明,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魚病的發生。
1.魚種消毒。選擇體格健壯的大規格魚種,消毒后放養。常用的魚種消毒藥有漂白粉、硫酸銅、食鹽、高錳酸鉀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藥物投放量為:漂白粉10g,硫酸銅8g,食鹽10~20kg,高錳酸鉀20g。這些藥物對魚體皮膚和鰓上的細菌、寄生蟲都有一定的殺滅作用。
2.餌料消毒。投喂的餌料必須清潔、新鮮,最好經過消毒。動物性飼料如螺、蜆等用清水洗凈,選取鮮活的投喂。植物性餌料如各種水草、旱草等,放在6mg/L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后投喂。施用有機肥料,每1000kg肥料中加漂白粉200g,且攪拌均勻。
3.藥物掛袋。主要在食臺周圍定期掛藥袋消毒。每個食臺掛3~6個藥袋。漂白粉掛袋每袋用藥100g,每天換1次藥,連用3天。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掛袋,每袋用硫酸銅100g、硫酸亞鐵40g,每天換1次藥,連用3天。
4.投喂藥餌。防治吃食性魚易發的腸炎病等魚病,可以投喂藥餌治療。有針對性地選用魚用內服藥,用麥粉等做粘合劑,加正常投餌量1/3的精料制成藥餌投喂。
5.中藥預防。可就地采集,來源廣,成本低,一般無副作用的中草藥防治魚病。馬尾松葉可防治草魚腸炎和爛鰓病;烏桕樹葉、大黃根莖可防治爛鰓病、白頭白嘴病;地錦、鐵莧菜、水辣蓼可防治草魚、青魚腸炎病和爛鰓病:楝樹的根、莖、葉可防治魚類寄生蟲病,土荊芥、貫眾可防治毛細線蟲病。各種中草藥可根據具體用藥要求,采取水煎汁潑灑、扎捆沉水、拌藥餌等方法用藥。
6.控制施肥。大水面養魚必須控制施肥量,保持水域生態平衡,不能過量施用有機肥和無機肥。過量施用人畜糞,魚容易感染寄生蟲病;過量施用化肥,浮游生物會突然大量繁殖,導致水質惡化,魚病暴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