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我縣許多小型水庫相繼發生了鰱鳙魚暴發性出血病,每年發病面積40公頃,造成死魚5.4噸,直接經濟損失達2.48萬元。由于該病具有發病急、死亡率高、病情難以控制、且易反復的特點,需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總結小型水庫鰱鳙魚暴發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供讀者參考。
一、流行情況
每年春季3~5月份及秋季8~10月份為流行季節,以秋季8~9月份居多。發病特點為急性、暴發性、大批量的死魚,如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發病3~5天內,死亡率可達85%~95%,甚至100%。當水質急劇變化,pH值低于6.5時容易引起暴發流行,尤其是發生過該病的水域,第二年養殖鰱鳙魚時極易復發。發病水體水質清瘦、水色灰白,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值6~7之間,水中浮游植物較少,有機碎屑多,并有較多的浮游動物,其中以輪蟲占優勢。
二、發病癥狀
病龜常出現"暗浮頭"現象。發病初期,鰱鳙魚常浮于水面下10厘米緩慢游動,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病情嚴重時則反應遲鈍或無反應,表現木訥,晝夜浮頭,白天太陽照射也不下沉。
外觀檢查:剛死或即將死亡的鰱魚,鰓蓋外表粗糙無粘液,鰓蓋內膜有血絲,頜下部有條狀或散點狀紅斑,嘴唇外突呈紫色,臀鰭基部發紅,尾鰭邊緣變白無粘液,嚴重時有蛀鰭。剪去鰓蓋骨,可見鰓片紅腫,粘液增多,鰓絲烏紫、分瓣呈木梳齒狀分離,表面有一層藍白色光膜。網狀鰓耙布滿紅色血點,嚴重時呈灰白色并腐蝕成缺刻。
解剖檢查:解剖病魚腹部,可見膽囊、肝、腎顏色變淡,腫大易碎;腹腔內大量積水,且有溶血現象;腸道內無食物,但充滿粘液;肛門膨大紅腫。
三、預防措施
1.徹底清整消毒。冬季捕完魚后,在雨季來臨前的3~4月份,利用水庫水位低、水體較小的有利條件,可用生石灰25~40克/立方米進行全庫潑灑。對發生過該病的水庫,7天后最好再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強力消毒劑進行一次徹底消毒,用量均為0.3~0.4克/立方米。
2.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魚種投放前用2%~3%的食鹽水或15~20克/立方米的高錳酸鉀藥浴10~15分鐘。
3.在魚病流行季節,定期用20~30克/立方米生石灰、二溴海因或三氯異氰脲酸0.3~0.4克/立方米進行全庫潑灑。由于鰱鳙魚暴發性出血病常與寄生蟲病一起發生,因而在每年4月底以前,還需用雙殺靈0.03克/立方米加硫酸銅0.3~0.4克/立方米或硫酸銅0.3克/立方米加0.5克/立方米晶體敵百蟲進行全庫潑灑。
四、治療方法
1.用"暴血停"(水劑)0.034~0.038毫升/立方米進行全庫潑灑,半小時后再用硫酸銅0.4~0.5克/立方米全庫潑灑,隔天再用"暴血停"(水劑)全庫潑灑一次,以加強療效。
2.采用漂白粉1.5克/立方米、食鹽1.5克/立方米、尿素0.75克/立方米、敵百蟲0.6克/立方米四合劑混合溶解于水后全庫潑灑,三天內兩次。
3.二溴海因0.25~0.30克/立方米連潑兩天,病情較重時可間隔兩天后再用0.3克/立方米"碘到止"潑灑一次。
五、注意事項
1.用藥時水庫水體的體積應計算準確,誤差在10%以內,可依據水庫高程與庫容曲線圖(表)確定庫容量。
2.用藥方法要科學。外用消毒藥的用量可根據水質肥瘦、水溫高低來調節,但不得超出常規用量的20%;施用時一定要潑灑均勻,并在深水區多用藥,既要保證用藥效果又要防止因用藥不當而產生藥害,避免死魚事故的發生。
3.潑灑硫酸銅后要注意觀察魚的活動,防止缺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