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場地與設施
試驗采用原有的鯉鯽魚及四大家魚人工繁育的產卵池和孵化池。魚巢以棕櫚樹皮經過蒸煮消毒后用竹竿或繩索串成串,懸掛于產卵池中上層,池底鋪滿棕櫚樹皮。
2.親魚來源與培育
親魚主要從大連市碧流河水庫野生魚種中收集,進行池塘集中強化培育。親魚培育投喂淡水雜魚及河蚌肉。雄魚平均體重為500克/尾,雌魚為750克/尾。日投餌兩次,晚間用燈光誘食。日投餌量2%~5%。
3.親魚雌雄鑒別及搭配比例
雌雄親魚通過尾鰭叉來區別,雌魚尾叉淺,不明顯,而雄魚尾叉較深,明顯。雌雄魚配組比例是(2.2~2.1)∶1。
4.催產藥物及其劑量
催產劑使用SGnRH-A(鮭魚釋放激素類似物)和DOM(馬來酸地歐酮)組合,劑量為8微克+8毫克/千克體重,采取一次注射。
二、試驗結果
1.注射與效應時間
注射采用背鰭后基部注射法,針頭朝向頭部,與身體成45度進針,進針深度為1.5厘米左右,緩慢將藥物推進。為了方便注射,親魚用透明塑料袋裝載。效應時間與水溫、親魚的成熟度、水流、催產藥物種類和注射劑量有密切關系。發情和產卵的適宜水溫為18~30℃,但以24~25℃為佳。從開始發情到產卵的時間較長,約為2~5小時,但隨著水溫的升高而縮短。沖水對親魚的發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對那些成熟度較差的親魚,適當加大沖水量可獲得明顯的效果。通常從親魚入催產池起就一直保持微流水狀態,在發情前1~2小時加大水流量。發情時雄魚用身體纏繞雌魚的腹部,相互擠壓從而產卵與排精。
2.孵化
待產卵全部結束后,將魚巢及卵徹底消毒后移放到孵化環道中孵化,環道中保持微流水,底部鋪上棕櫚樹皮片,使脫落的卵不致于密集而窒息死亡。魚苗孵化破膜的時間與水溫有關,在水溫17~23℃,破膜時間為72~80小時;水溫24~26℃,破膜時間為44~50小時;水溫27~30℃,破膜時間為24~40小時。剛破膜的魚苗呈乳白色,全長0.5~0.6厘米,腹部有一個碩大的卵黃囊,魚苗一般都聚集在魚巢周圍。以后體表色素逐漸沉積,3~4小時后呈現灰黑色,卵黃囊隨后基本消失,可擺尾平游,此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下塘。
3.結果
此次人工繁育共催產409組,催產率為69.4%,平均每組產卵量為11200粒,獲總卵量為318萬粒,受精率為61.3%,孵化率為43.1%,孵出魚苗84萬尾。
三、問題與討論
1.親魚培育期間營養問題
在親魚培育過程中,飼料的營養是否能滿足性腺發育十分重要。本試驗采用的是投喂死魚的方法,此方法有許多缺點,首先部分食料不能被利用,腐爛之后污染水質,嚴重影響了池中親魚的正常生活;其次經常性投喂單一餌料,缺乏必要的營養元素,易出現腐皮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2.親魚雌雄分養和配組問題
雌雄魚應分池培養,尤其是水溫上升到15℃后分池就更加有必要了,在繁殖季節,配組應嚴格掌握親魚成熟度。本試驗采用了群體繁殖方式,部分尚未充分成熟的親魚也被催產,從而影響了總的產卵量。
3.親魚產卵量問題
試驗中共獲卵318萬粒,平均每組產卵11200粒,雖然從總體上說比較高,但在催產中發現了一些大個體雌魚產空的不多,說明大個體較一些小個體成熟度差;其次,雌雄個體大小懸殊,雄魚大小不齊,小個體較多,追逐強度和纏擠雌魚腹部的能力都較弱,影響雌魚發情;再者,藥物的注射劑量應根據親魚的體重準確掌握,如果注射劑量低,就會造成親魚產卵和排精不同步,出現受精率低的現象。
4.親魚的選留問題
在試驗中所用的親魚大多數為2~3冬齡(雌魚體重為0.75~1.00千克/尾,雄魚為0.30~0.75千克/尾)。碧流河水庫魚種場以往選留親魚的做法是催產之后絕大部分放回原池進行再培育,這樣雖然可避免因為親魚年齡過低,初產雌魚產卵量一般較低的問題,但由于長期培育造成了皮膚病和肝病等疾病。
5.受精率和孵化率問題
本試驗中由于雌雄性比配組不當(雌多雄少),以及大部分卵質不良脫落沉底影響了卵的受精率,同時在孵化過程中由于密度過大、水流過小使底層的魚卵大部分死亡,造成水質污染使孵出的部分魚苗死亡。
6.提高繁育技術的幾點措施
(1)加強親魚培育親魚培育最好采用鲇魚親魚專用顆粒配合飼料,其優點是營養全面,儲藏和運輸都比較方便。培育期間應該注意對親魚成熟度的檢查,以便及時調整培育方法。在批量親魚的貯備上,應該按不同年齡、不同個體大小、新選留的或原有存塘的、初次待產的或曾參加過產卵的分別飼養,以便實施不同的培育措施。在早春或產卵前一個月左右將雌雄魚嚴格分池培養,以避免在繁殖季節遇到下雨等刺激發生零星自然產卵現象。
(2)準確鑒別成熟度及合理配組若催產后采取自然繁殖方式,應準確鑒別成熟度并且加大雄魚的比例,雌雄性比可以增加到2∶3或3∶5,特別是雌雄魚個體大小差異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參加繁殖的雄魚最小規格為0.5千克/尾,建議使用3齡以上的雄親魚,并用營養全面的飼料培育,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較高的懷卵量,也能提高催產率和產卵量。
(3)準確確定催產藥物及注射劑量催產藥物用SGnRH-A和DOM混合注射,若鲇魚的成熟度好,催產率可以達到85%以上,這種方法與以前用LRH-A加DOM或LRH-A加腦垂體或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相比具有明顯優點。在確定催產藥物的注射量時,盡可能對每尾魚進行稱量,以便準確計算藥物劑量。
(4)去粘孵化鲇魚卵為粘性卵,可以通過藥物去粘來進行流水孵化,此孵化效果比和魚巢一起孵化所用時間短、孵化率高及魚苗體質健壯,但在去粘的方法選擇上有待進一步試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