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淇河鯽魚是河南省獨有的名貴魚品種,曾為皇帝貢品,它是雌核發育的三倍體魚,俗稱"雙背鯽"。淇河鯽魚,尤其是400g/尾以上的大規格成魚,其價格高于其它品種的鯽魚。用大規格的淇河鯽魚魚種養殖淇河鯽魚成魚,具有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成魚規格大、市場銷路好等優勢,因此掌握大規格的淇河鯽魚魚種培育技術,對大幅度提高水產養殖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筆者于2005年在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賈屯兄弟漁場進行了大規格淇河鯽魚魚種培育實驗,現將實驗情況介紹如下。
一、池塘條件
實驗池東西走向,每口池塘面積為6畝,池深為2.5m,水深可保持在1.5m~2m,池底平坦,水源為地下水,水質無污染,每口池塘配備有自動投餌機和功率為3kW的增氧機各1臺。
二、池塘清整與肥水
池塘于2005年3月初出魚后干塘晾曬,并平整池底和修整池埂。4月29日上午加水10cm,每口池塘用生石灰1000kg化漿后全池潑灑,下午每口池塘再施入腐熟的豬糞1200kg。生石灰和基肥同日使用的目的是利用生石灰對基肥進行消毒,以避免基肥未充分發酵而殘存有病菌。施用有機肥時最先培養的主要是細菌和一些纖毛蟲類,隨后而生的是輪蟲及枝角類的浮游動物,這些都是魚苗階段的主要餌料生物。施用化肥,不產生細菌分解的礦化作用,可以被浮游動物直接利用,因而先培養出來的大多不是浮游動物而是浮游植物。因此,魚苗培育以有機肥作為基肥為好。
三、夏花魚苗的放養
5月3日池塘加水并保持水深0.5m,5月12日池水呈淺褐色,pH達7.1,透明度為26cm,可以投放夏花魚苗。5月13日,購進體長2.5cm~3.3cm淇河鯽魚夏花放入池塘,放養密度為5500尾/畝。夏花規格整齊,頂水性好,體質健壯。7月1日,投放規格為0.5kg/尾且經過消毒的花鰱20尾/畝和白鰱83尾/畝。
四、飼料投喂
培育大規格魚種,必須精心投喂,合理安排顆粒飼料和投喂次數,并堅持"四定"原則。夏花入塘后,前幾天可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餌料生物,當看到大量的魚苗巡游覓食時就可以投喂飼料了。先投喂破碎料,當魚種體長達到5cm~6cm以上時投喂粒徑1.5mm的顆粒飼料,當魚種體長達到10cm以上時則改為投喂粒徑2mm的顆粒飼料,直到魚種培育結束。
開始馴化魚苗時,直接用自動投餌機慢速低檔長時間(1小時)進行投喂馴化,沒有采取掛袋法或池邊堆堆法,效果也很好,一般3天~5天就可馴化好魚苗。魚苗馴化完成以后,按照魚體攝食八成飽的原則,提高自動投餌機的投喂速度,縮短投喂時間為40分鐘,每天投喂4次,每次間隔3.5小時。養殖末期,由于日照縮短,投喂次數可調整為每天3次。
五、日常管理
魚苗下塘后,每次加水10cm~20cm,到6月份逐步調整水深為1m左右,至7月份以后應經常加水,保持水深為1.5m左右。
在養殖過程中,7月~8月間每隔20天潑灑3.5kg/畝生石灰水1次,其它月份則1個月潑灑生石灰水1次,使池水pH保持為7.5~8的微堿性。潑灑生石灰水,費時費力,但對調整池塘水質、預防魚病非常有效。許多漁民怕麻煩,少用甚至不用,或用大量魚藥代替,容易影響魚肉品質和污染環境,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養殖期間,利用加注新水和潑灑生石灰水來調節水質,使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盡量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的漁業水質標準。養殖中后期,定期開啟增氧機,白天的下午2時~3時開啟增氧機1小時,后半夜開啟增氧機至天明,可以防止魚類浮頭的發生,并使池水有較高的溶解氧含量,也可保持魚種有旺盛的食欲,降低了餌料系數。
在魚病防治方面,6月和9月使用殺蟲劑各1次,6月~10月間使用二氧化氯潑灑消毒4次~5次。由于采取了預防措施,故在養殖期間沒有魚病發生。
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水質變化、魚種生長及攝食情況,注意天氣變化等,并做好養殖日記。
六、養殖結果
11月底水溫降到10℃以下,停止投喂,并于2006年2月27日起捕,淇河鯽魚規格達110g/尾,平均畝產568.4kg,養殖成活率95%,同時可獲得平均畝產125kg的花鰱和白鰱,飼料系數1.13,純收入為3916元/畝。
七、討論
1.淇河鯽魚的生長速度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養殖管理,淇河鯽魚的生長速度并不比其它鯽魚的生長速度慢,并可以培育出大規格魚種。
2.淇河鯽魚夏花的放養密度從實驗的結果看,放養密度(5500尾/畝)偏小,可以提高到6500尾/畝~7500尾/畝。
3.淇河鯽魚魚種的養殖成活率在保證所購夏花的數量準確、體質健壯以及適時肥水下塘的基礎上,再加上高質量的全價顆粒飼料、科學投喂及管理,淇河鯽魚魚種的養殖成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
4.搭配魚類品種的選擇本實驗選擇規格為0.5kg/尾的花白鰱作為搭配魚類品種,是因為實驗池所在漁場恰好有此類魚種,并不是刻意選擇。魚種培育階段的搭配魚種應選擇花白鰱夏花。
5.魚種大小與經濟效益的關系隨著市場對大規格鯽魚成魚的需求增加,規格為50g/尾~75g/尾的鯽魚魚種是養殖鯽魚成魚最佳規格的觀點已有所改變,規格超過100g/尾的大規格鯽魚魚種受到養殖戶的青睞,價格上升。因此,在同一情況下,培育規格達到100g/尾~150g/尾的大規格鯽魚魚種將會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