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北方地區,溫水性魚類(如羅非魚、淡水石斑、黑鯛等)受水溫限制必須利用溫室進行越冬,筆者根據多年的魚類溫室養殖實踐,總結了幾條注意事項,簡單加以介紹,供同仁參考。
1.徹底消毒魚類移入溫室內前10天左右,室內水泥池及相應管道、渠道用生石灰375ppm~500ppm或漂白粉30ppm~50ppm徹底消毒干凈,以殺滅病蟲害。
2.適時與規范地完成入室操作工作要在水溫低于18℃或第一次寒流到來之前完成入室操作工作。室外拉網捕魚時,操作要輕、快,勿傷魚體,否則容易導致魚類感染水霉病。魚類放入越冬池前,宜用2%~4%食鹽水浸泡消毒10分鐘~15分鐘,以殺滅魚體體表的細菌和寄生蟲。魚體消毒時,要特別注意觀察魚體是否能夠忍受,一旦出現較嚴重的浮頭、掙扎,應立即撈出放入池水中。
3.合理的放養密度溫室養殖中,魚類放養密度一般為7kg/立方米~12kg/立方米,具體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溫室設備條件及魚體大小等靈活調整。若放養密度過大,則魚類病害多,成活率低,而且越冬后魚體增重不大;若放養密度過小,則會降低越冬池的利用率,經濟效益不大。
4.調節水溫魚類移入溫室的第1周內,應將池內水溫調節在25℃~27℃,以便魚類盡快恢復體質,輕傷愈合,同時可預防小瓜蟲病乘虛而入,以后可將水溫穩定在23℃左右。
5.合理投喂投喂堅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的原則,均勻投喂飼料,一般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2%~4%,具體的日投喂量視魚類攝食情況靈活調整。投喂時,堅持小把投喂,以大部分魚類吃飽游走為準。注意池底不要有殘餌,以免污染水質。
6.加強水質管理每周做一次水質檢測,保持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氨態氮含量小于0.05mg/L,亞硝酸鹽含量小于0.5mg/L,并根據水質情況靈活掌握換水量。一般地,池水水質變渾而透明度降至20cm以下,魚類攝食情況變差,要徹底換水排污。換水時注意換水前后水體溫差不超過2℃。
7.疾病防治溫室養殖中,魚類放養密度相對較大,魚體活動量少而極易發病,如果防治措施不當則極易造成批量死亡,損失慘重,故在飼養過程中必須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疫"的方針,切實做好防病與治病工作。平時要勤觀察魚類攝食和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診斷治療。越冬期內的防病措施有:①每隔15天~20天各池用二氧化氯0.3ppm均勻潑灑1次,以預防細菌性疾病;②每隔15天~20天各池用硫酸銅0.7ppm和高錳酸鉀1ppm混合均勻潑灑1次,以預防車輪蟲病、斜管蟲病、指環蟲病等;③每隔1個月投喂藥餌3天~5天,用藥為大蒜素和維生素C,以增強魚體抗病能力,促進魚體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