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池塘養魚產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種”和“水”,而“水”往往被忽視。
魚兒終身離不開水,特別是在多品種高密度養殖過程中,水量、水質和魚類生長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池塘加深使水量增加,有利于魚類的生長。但魚類生長還必須要有良好的水質,因為在水質好的水域中,所養的魚體質肥壯、生長快,而且對飼料利用率也高;水質不好不僅使魚生長緩慢而且容易得病。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池塘水質的好壞:1、溶氧。在溶氧低時,魚類生長、攝食和餌料利用率下降,過低會引起魚類浮頭甚至死亡。
2、水的酸堿度。在酸性水體中,魚不愿活動,消化差,生長受到影響,而且易感染疾病。相對地,強堿性水體對魚也不適合。
3、氨氮含量。氮主要被水中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施氮肥可以增加水中的浮游植物。氨氮有機物或氮化合物會生成氨,過量的氮也會抑制魚類生長。
4、浮游生物量。浮游生物是鰱鳙魚的天然餌料,而有一些浮游植物(如藍綠藻)是不易被魚類消化的。
怎樣的水質最適宜魚類生長呢?根據群眾經驗,水質能夠達到“肥、爽、活”最好。
“肥”指水質一天之內經常有“朝紅夜綠”的變化,而且能給鰱鳙魚食用的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數量較多(如隱藻、甲藻類)。
“爽”指池水肥而不渾濁,透明度適中(一般20―40厘米),正常天氣情況下,清晨最低溶氧不少于2毫克/升。
“活”指池水溶氧充足。一般認為要保持良好的水質除掌握施肥、投餌量以外,還可以加新水或施生石灰的方式來改善水質。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塘中溶氧,沖淡過多的腐殖酸,調整池中浮游生物種群的組成,有利于魚類的生長。施生石灰可以消毒水體,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為魚類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般每畝一米水深用量為10―15公斤,用水溶解后,全塘潑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