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親魚的無公害管理培育
1.培育基地要求無三廢污染、大氣環境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土壤環境符合《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要求,養殖用水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水質標準》要求。
2.親魚池塘面積5~15畝,水深1.5~2.5米。池塘經曝曬后用生石灰等嚴格消毒后使用。
3.親魚來源于具有國家資質的良種場,并適當選育培育后備親魚,親魚運輸采用嚴格的運輸、防疫方案,確保親魚無病害、無損傷。
4.親魚放養按照科學的搭配混養比例投放,突出重點投放品種,搭配魚適量控制,確保主養魚培養良好、發育正常。
5.親魚飼料、肥料要無害,飼料質量符合國家質量部門測檢要求及《NY5072~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的規定,青料要求新鮮、柔嫩、適口,有機肥要充分發酵后再施用。
6.親魚培育期間,注意水質調節,保持水質活、嫩、爽,通過經常注換水、施用生石灰、高溫季節采用勤增氧、施用微生物制劑等手段改良水質。
7.堅持以防為主、加強病蟲害防控,在藥物預防時,選用漁藥按照《NYS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藥使用準則》標準規定執行。
8.常年設崗值班,專人管護親魚,做好防盜、防害、防洪、防逃、防損傷等五防工作。
9.做好親魚無公害培育管理日志,及時記錄親魚培育生產中的各項操作內容及效果。
二、催產孵化期間的生產管理操作
1.在孵化生產進行前,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包括生產技術培訓、人員定崗、各種物料準備、機械設備及孵化設施的試運轉等。
2.在孵化前半個月要拉網觀察親魚狀況、分選親魚。催產時,進行親魚拉網、挑選、運轉等過程的操作要細心,不得使親魚受驚嚇和損傷。
3.催產時間的選定,要結合親魚性腺發育狀況、池塘水溫、有效積溫情況、季節及天氣因素而定,確保催產孵化成功率,提高魚苗質量及成活率。
4.催產劑的配制,要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根據親魚的種類、性別、體重、發育狀況分別選用適用的催產劑種類、劑量,嚴格按一魚一針的方式配制。
5.加強產后親魚的管擴,減少親魚的損傷,對產完的親魚,清毒處理后及時放到產后培育池,半產、沒產親魚經適量擠卵后,對傷口部位涂以藥膏,并嚴格消毒后放至產后培育池內,受傷較重的親魚須專門培育,傷愈后再定塘培養。
6.蓄水池、催產池、環道等要適時消毒備用,用水須嚴格消毒,集卵等生產操作要細心,防止魚卵受損傷,布卵密度要適當,計數盡可能準確。
7.孵化管理須仔細,勤提板攪水,噴嘴位置調整適當,水流速度要適宜,水溫、水質要4小時檢測一次,過濾紗窗網勤洗刷,保持魚卵、魚苗生活于適宜的流動水體環境中,注意孵化期間的衛生管理,所用工具必須及時消毒,及時預防魚卵及幼苗的病毒敵害。
8.及時觀察魚苗的發育過程,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當魚苗出現腰點后及時集苗出苗,不得過分擠苗,魚苗下塘前適量投喂一次蛋黃漿,提高魚苗下塘成活率。
9.及時做好催產及孵化期間的生產記錄。
三、魚苗培育過程中的無公害操作
1.培育池塘環境、水質等條件,均須符合無公害食品生產的相關規定(同親魚培育要求),并要求電力充足、交通方便、排灌系統等輔助設施完善。
2.池塘的清整、消毒要徹底,注水適量,水質培肥適度。
3.魚苗放養數量要適合,水花每畝不超過20萬尾,烏仔每畝不超過2萬尾,夏花每畝1萬尾以內,水花及烏仔培育要單養,夏花階段魚種可適量混養,但要突出主養魚,搭配要合理。
4.餌料投喂要科學,根據水質條件、魚的攝食情況及天氣等因素而定,水花培育時豆漿潑灑要均勻、細致,烏仔后期開始對吃食性魚馴化投喂顆粒餌料。餌料質量要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標準的規定,投喂操作按照“三看、四定”要求操作。
5.培育過程中要加強水質調控,通過注換水、施用生石灰、調節水位、施用微生物制劑等方式改良水質,保持水質“肥、活、嫩、爽”。
6.堅持以防為主,強化防病觀念,用藥要遵循《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的規定。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科學用藥、防病治病,不濫施漁藥。
7.及時做好生產記錄,按水產品質量可追溯要求記錄好水產苗種培育過程中的各項生產操作程序及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