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霉病:又稱膚霉病、白毛病,是魚池剛化冰后最常見魚病之一,發生此病后肉眼可見灰白色棉絮狀菌絲體,有的黏附著泥粒等棕色附著物,魚體組織壞死,魚體負擔過重游動失常,食欲減退或不吃食而死亡。該病在草、鯉、鰱、鳙、鯽、魴等魚都易感染,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季最為嚴重。預防方法:(1)在拉網捕撈、搬運和放養操作中要盡量減少魚體受傷,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是防治該病的有效方法。(2)在并塘越冬及春放魚種時進行魚體藥浴消毒。用3%至5%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0至15分鐘,或用高錳酸鉀20克/立方米對魚體消毒5至10分鐘。治療方法:(1)采取全池潑灑藥物,用水霉凈按說明用量,或用魚蝦安0.3至0.4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2至3次即可控制。(2)用亞甲基藍2至3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2至3次。(3)用克霉靈0.3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兩次,效果也很好。
豎鱗病:又叫松球病、林立病,是因水質惡化、魚生活環境突然溫差變化過大,或魚體受傷被細菌侵入所致。患病魚的鱗片局部或全部豎起像松球樣張開,而鱗片基部的鱗囊水腫,用手指按壓鱗片,有半透明液狀物從鱗囊噴射出來,鱗片也隨之脫落。有時還伴有鰭基部和皮膚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癥狀,患病魚游動遲緩,呼吸困難,魚體腹部向上,如不及時治療,病魚2至3天死亡。初春水溫低時發病率較高,而高溫季節則較少發生。主要危害鯉魚、鯽魚、魴魚、草魚及金魚等品種。發病范圍廣,從魚種到成魚均有發生。預防方法:(1)放魚前徹底清塘,清除過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或魚用清塘凈等進行清塘消毒。(2)保持養殖水體的水質清新。(3)在拉網、過數、運輸和放養過程中,小心操作,減少魚體受傷。(4)放養前對魚進行藥物洗浴,用3%食鹽水浸洗魚體10至15分鐘。(5)每立方米水用5克硫酸銅、2克硫酸亞鐵和10克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魚體5至10分鐘。(6)用碘制劑魚藥浸洗魚體效果也很好。(7)池塘內冰塊融化后,全池潑灑生石灰水,水深1.5米,畝用生石灰2至2.5公斤,使池水呈微堿性,pH值在7.5至8之間,或用溴制劑專用藥物全池潑灑消毒,隔天一次。治療方法:(1)在發病初期給池塘沖注新水,可有效緩解此病病情。(2)全池潑灑殺滅海因,濃度為0.2至0.4克/立方米。(3)用苦參煎汁全池潑灑,用量每667平方米0.25至1千克。(4)發病后及時投喂藥餌:每千克魚體每天用鹽酸土霉素50毫克,或復方新諾明150毫克,拌飼料連喂3至5天。(3)內服紅霉素(水產專用藥物),每千克飼料中加入1至2克,連喂3至6天。同時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或強力消毒靈0.4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2至3次,效果也很好。
白云病:該病病源是惡臭假單胞菌所致。病菌侵入魚體后,患病初期可見魚體表有點狀白色黏液附著物,并逐步蔓延擴大,全身像包一層白云,以頭部、背部、尾鰭處白色黏液更為稠密。嚴重時鱗片基部充血,鱗片脫落,魚溜邊不吃食,游動緩慢不久死亡,剖開魚腹可見肝、腎臟充血。此病水溫6℃至18℃最宜發生,多發生在3、4月,主要發生在流水及滲漏大的越冬池或高密度網箱養殖中,魚體受傷更易感染此病,并常和豎鱗病、水霉病并發,往往在初春使魚發病死亡嚴重。主要感染魚類為鯉魚、鯽魚、魴魚。預防方法: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和魚體消毒,保持水質清新。治療方法:(1)用二溴海因0.4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用兩天。(2)用聚維酮碘1至3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兩天。(3)1千克飼料中加1克魚用殺菌靈,做成藥餌投喂,連喂3至6天。
白點病:患病魚鰓上和魚體表肉眼可觀察到許多小白點,病魚表現為急躁不安,集群圍繞池邊游動,并不斷地和其他物體摩擦或游出水面,魚體消瘦發黑,鰓絲充血,呼吸困難,不久即大批死亡。顯微鏡觀察,鰓絲周圍有小瓜蟲游動。一般在初冬、春末易發生,危害各種不同規格魚類。適宜水溫在15℃至25℃條件下生長繁殖,當水溫降至10℃以下和上升至26℃以上時,小瓜蟲自行脫落。幼蟲在28℃以上時易死亡。因此可通過調節水溫防治此病。預防方法:用生石灰對池塘徹底消毒,魚體藥物浸洗消毒。治療方法:(1)全池潑灑福爾馬林15至25克/立方米,隔天潑灑1次,連續潑灑3次。(2)用亞甲基藍2至5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兩天。(3)按每立方水體用干辣椒0.35克和生姜0.1克,加水煎液后全池潑灑,連用2至3天,效果較好。
赤皮病: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尤其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為明顯,皮膚潰瘍,魚鰭基部充血,鰭的末端腐爛斷裂,形成“蛀鰭”,并常與水霉、爛鰓、腸炎病并發。此病一年四季流行,尤以北方在越冬后春季最易爆發,主要危害草、青、鯉、鯽和團頭魴等魚種。預防方法:減少魚體受傷,在發病季節15至20天全池潑灑生石灰1次,濃度為15至20克/立方米。治療方法:采用內服和外用相結合進行治療:(1)用三氯異氰尿酸0.4至0.5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2至3天。(2)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1至1.2克/立方米全池潑灑。(3)投喂復方新諾明藥餌,用量為每千克飼料加入10至20毫克制成藥餌,連喂3至5天,或在餌料中添加0.1%的三黃粉制成藥餌投喂,連喂3至5天。也可用恩諾沙星內服,每千克魚體10至20毫克/次,每天投喂兩次,連喂5至7天為一療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