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三角魴,原名魴魚,原是分布于長江及其以北水系的野生經濟魚類,由于其具有個體大、肉味鮮美、價格高、生長快、抗逆性較強等許多優良性狀,近年來養殖發展較快,成為一個較熱門和養殖前景看好的品種。三角魴與廣東魴、團頭魴的區別是:前者上、下頜有發達的角質緣,背鰭最后硬刺長大于頭長,而后二者上、下頜角質緣不明顯,背鰭最后硬刺長小于或約等于頭長。
目前,三角魴的養殖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水庫養殖和池塘主養等。
網箱養殖:采用100―200平方米的中大型網箱,放養規格為50克/尾以上的大規格魚種(隔年魚種),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30尾,投喂飼料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經一年養殖,可達500―1000克的上市規格,每平方米產魚15―20公斤。
池塘主養:池塘主養選擇水質好、排灌方便的魚塘進行,面積一般2畝以上,水深1?5米,放養規格50―100克/尾,密度為每畝放500―1000尾,投料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經一年養殖,體重可達到600―800克的上市規格,每畝產魚300―600公斤。
水庫放養:水庫放養的規格一般在10―12厘米以上,每畝放養20―80尾,在水庫養殖三年,可達1?0―1?5公斤的上市規格,若具備三角魴自然繁殖條件的水庫,3―5年就能在水庫中形成繁殖群體。韶關市南水水庫就是三角魴水庫增、養殖的實例。
韶關市水產研究所從1998年開始進行三角魴人工繁殖試驗,目前已形成年產200萬尾以上三角魴苗種的生產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