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池塘2個,位于東營區六戶鎮,單池面積1畝,水深1.5米,東西走向,水源為黃河水,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
2.清池處理放苗前將池內所有魚清理干凈,徹底清淤,并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消毒處理。
3.培育基礎餌料清塘后用發酵的廢棄飼料肥水,培育基礎餌料,使水色呈淺綠色。
4.魚苗運輸與放養從育苗基地用塑料袋充氧空運,每袋裝體長2厘米烏仔6000尾,約12小時到達培育塘,成活率100%。到達后連袋放入池塘中,待袋內外水溫一致時將袋口打開,讓魚苗自然游入池中。放養時間為4月2日,水溫16.2℃。
5.培育和管理
(1)飼料投喂每天投喂1~3次豐產鯽專用開口飼料。魚苗下塘后前10天每天投喂1次,中間20天每天投喂2次,后20天每天投喂3次。因鯽魚口徑較小,投喂時要慢,每次投喂1小時左右,按照“四定”原則,訓練其集中搶食的條件反射,魚在水面上吃食,以便于觀察魚的生活狀態和降低飼料損失,保證及時防病和水質不受污染,因此一定要做到耐心細致。因為魚苗小,易受驚,所以投喂的時候盡量保持安靜,采取慢投。
(2)水質管理由于培育期間魚密度較大,容易造成“浮頭”現象發生,所以一定要加強巡塘,發現浮頭立即增氧。一般來說晴天中午、陰天清晨要人工增氧。另外巡塘時發現不正常的現象(離群獨游、跳躍、死魚等)一定要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因魚苗太小,頻繁換水水泵吸力將造成魚苗損傷,所以培育期間盡量不換水,每隔5天加水一次,注入新水10~20厘米,定期檢查水中氨氮、pH值、溶氧量,定期投放固體光合細菌和降氨靈等清除氨氮和亞硝酸鹽等。這樣做既可有效防止塘水過肥,又可避免換水造成的魚苗損傷及水溫變化過大。
(3)病害防治由于培育密度較大,受投喂飼料、水源和氣侯等因素影響,水質容易發生變化,導致發病,因此一般半個月消毒一次,每次每畝每米水深均勻投放強力溴130~200克。消毒一般在晴天下午2~3點進行,可有效防治豐產鯽可能出現的疾病。潑灑消毒劑后5天潑灑一次光合細菌,培育有益菌。潑灑藥物期間,在投喂餌料的時候注意觀察魚苗的攝食情況及魚體情況,做到及時防病治病。
二、試驗結果
初下塘魚苗全長2厘米,經過近50天的精心培育,于5月20日全長平均達6厘米,體重3.5克,規格整齊,運動活潑有力。培育期間出塘商品魚苗8萬余尾,成活率達到90%以上。
三、討論與分析
1.實踐證明,豐產鯽生長較快,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鹽的需求量較高,因此一定要選擇優質的飼料以保證其快速生長的要求。
2.在投餌過程中要堅持定質、定時、定量、定點的“四定”原則。盡快培育魚苗集中搶食的條件反射,提高飼料利用率。由于豐產鯽口徑小,因此對飼料的粒徑要求較嚴,要選擇適宜粒徑的飼料。
3.在魚苗培育初期,密度可大一些,隨著魚苗的生長,要及時減小密度,以防止發生缺氧浮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