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刺魚巴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是名貴經濟魚類之一。刺魚巴肉質較嫩,營養豐富,食性較廣,市場前景廣闊,池塘混養當年種8個月即可達0.5公斤的上市規格,池塘養殖最大個體能達到5公斤以上。目前的成魚主要是捕撈,人工養殖的成魚一般市場價為15元-20元/公斤,福建、廣東等地賣到60元-80元/公斤,是草魚的5倍-20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一種開發前景較好的養殖品種。由于近年來生態環境破壞,以及過度捕撈等不良漁業行為導致刺魚巴資源量急劇下降,人工繁殖則成為當務之急。
一、刺魚巴的生活習性刺魚巴為中下層雜食性魚類,稍偏動物性。無論是植物性、動物性餌料還是浮游生物、有機碎屑都可食用。由于它喜中下層生活,混養時可充分利用剩余餌料資源。由于是從野生魚類中馴化而來,刺魚巴的適應性特別廣,疾病特別少,抗病力強。無論是水庫、池塘、山溪、網箱中都可飼養,但在飼養捕撈時,應注意它性急、易跳躍的特點。
二、池塘條件池塘面積為100平方米,排灌自如,池深1.5米,池底為厚約10厘米的砂礫層,池中投入少量水葫蘆。保持水質清新,無污染,pH值7-8,溶解氧8.0毫克/升,透明度70厘米,總硬度8.25度,氨氮≤0.2毫克/升。
三、刺魚巴投入魚種為天然水域捕撈所獲,無病無傷,體質健壯,個體規格為1200克左右。投放的平均規格為0.67公斤,入池前用孔雀石綠常規消毒,并按大小分池飼養。
四、餌料投喂前期為蚯蚓及自備粉狀料,粉狀料粗蛋白含量為41%,中后期為膨化料和碾碎的田螺及蚌肉,膨化料粗蛋白含量為48%。根據野外解剖發現,其腸道內食物多為螺獅,因此,在制訂喂養計劃時,可先投喂蚯蚓馴化期早開食,2周后,再以碾碎的螺獅和粉狀飼料投喂,并輔以一定的青料。在正常情況下,水溫17℃-20℃的投餌率為1.5%-2.0%,水溫21℃-25℃的投餌率為魚體重的2.5%-3.0%,水溫26℃-29℃勢投餌率為魚體重的3.0%-3.2%。蚯蚓和螺獅投放在離水面約10厘米的餌料臺內,粉狀料則采取定點投灑水面,投飼以“四定”為原則。
五、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沖水一次,保持池水清新,注數量根據水色、透明度及水位變化而定,每月分析一次水質,及時掌握水質情況。水中溶氧量維持在5毫克/升以上。堅持每天多次巡塘,觀察魚的吃食及活動情況,每半個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消毒一次,并定期投喂藥餌以防病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