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6月下旬以來,湖南、湖北一帶以飼養草魚為主的漁塘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現象,尤其是一齡草魚最為嚴重。有些池塘的死亡率高達80%以上。雖然塘主多次使用相關藥品進行消毒殺菌,可治療效果卻不明顯,經濟損失慘重。筆者經過現場調察發現,病死魚的體表多半為黑色,尤以頭部為重,體表鱗片脫落,鰭條腐爛,肛門紅腫。個別池塘存活的魚還有眼眶充血,食欲下降等不良表現。經解剖得知:病魚腸道無食積水但伴有充血現象,肝臟失血,呈灰褐色狀態,脾臟呈黑紅色,伴有出血病灶,膽囊腫大不透明呈黑色。筆者將以上病魚做數次細菌分離未發現病毒,確診其為多種細菌性感染并發導致死亡。
湖南、湖北為什么會大面積發生這樣的魚病并誘發草魚死亡?筆者認為原因有四:一是冬季氣溫偏高,水體有機物質含量高,給魚兒分塘前帶來不利的環境因素。二是氣溫環境因素,給寄生蟲的生存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原生動物車輪蟲的感染,導致了魚兒長期慢性的爛鰓病害,由于該病早期無明顯表現,往往忽視了治療。三是魚種培育階段投喂的飼料不是優質飼料,長期投喂導致魚體瘦弱,抗病能力降低,部分魚兒甚至由于食用發霉變質的飼料而患上早期脂肪肝病。四是因亂用、濫用藥品,不僅未治愈魚兒,而且使魚兒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現象,損害了魚體內臟的免疫功能,給治療、治愈帶來了極大困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