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加州青魚又名小鱗直齒魚,是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種著名的淡水土著魚類。該魚主要分布于薩克拉門托河及附近的一些河流、湖泊和水庫中,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聞名于美國東部魚類市場,深受當地居民及華僑的歡迎。湖北省國外名優魚類基地于1999年率先從美國引進了加州青魚,2001年人工繁殖成功。2004年通過了省部級鑒定,其成果被確立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一、外部形態及食性:加州青魚的體型呈圓筒形,頭部扁平,眼小,口亞端位,下頜不到達眼晴。背部顏色由黑橄欖色逐漸變為灰黑色,身體兩側為銀色,全身具細小的鱗片,觸摸上去有一種柔軟光滑的感覺。加州青魚為植食性魚類,其食性和我國的草魚比較相似,其幼魚階段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蟲為食,如小球藻、硅藻、雙翅目小昆蟲、有機碎屑等,長大之后以底棲生物和水生植物為食,其鰓耙細長而呈穗狀,具細長而直的下咽齒,很容易能將大塊的食物切碎咽下,在水質肥沃且水生植物豐富的池塘中生長迅速。
二、繁殖:加州青魚的性成熟年齡為2-3齡,繁殖季節為每年的4~7月,當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即可進行產卵繁殖。其卵和鯉魚卵一樣為沉性卵,具粘性。兩齡左右的雌魚的懷卵量均在300,000粒卵以上。在生殖季節雄魚的頭部和鰭條上會出現生殖瘤,雄魚的色彩也比雌魚深。雌魚在產卵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附著物,如水生植物、石塊等。在水溫20度以上,魚卵經過3-4天即可孵化出幼魚。
三、魚苗魚種培育:初孵出的幼魚全長4.0-5.0mm,活動能力較弱,完全依靠卵黃囊的營養進行生活。孵出后3-4天即可開口攝食,此時可投喂一些蛋黃或豆漿。幼魚孵出一周后,卵黃囊吸收殆盡,幼魚已可以自由活動,全長為6.0-7.0mm,此時就可以進入魚苗培育階段。加州青魚的魚苗培育可采用水泥池培育、池塘培育和網箱培育等,其中以水泥池培育效果較好。采用水泥池培育和網箱培育平均每平方米放水花1500-2000尾,池塘培育平均每畝放養水花50000-60000尾,培育方法和培育四大家魚的水花一樣,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豆漿。經過一個月的培育,魚苗可長到2-3cm。水泥池和網箱培育的平均成活率約為92.4%和91%,池塘培育的成活率在80%以上。
經過一個月培育,魚苗長到2-3cm,此時即可轉入魚種培育階段,魚種培育可在較小的池塘中進行,面積一般以不超過5畝為宜。魚種放養之前先增肥水質,培育加州青魚喜食的浮游生物,如各種藻類、蚤類、小昆蟲和有機碎屑等。保持水質肥沃,每隔十天或半個月追施一次有機肥。當年個體可長到8-20cm。
四、成魚養殖:養殖加州青魚的成魚可選擇較大的池塘,面積以5-8畝為宜,池塘周圍有一定的水草。四月份放入越冬的魚種,平均每畝放養10-15cm的魚種800-1000尾,同時也可以套養一部分白鰱和鯉魚。魚種放養之后要注意保持池塘水質的肥沃,每天投喂一定量的水草或嫩的陸生草類,投喂量以保證魚類吃飽而稍有剩余為好。也可以在魚種放養之前兩個月將池底排干,種植一些黑麥草或蘇丹草,采用逐步淹青的方法,一方面即可增肥水質,另一面又為加州青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這樣經過六個月的養殖,到10月份時個體平均可達到30-40cm。平均體重達300-600克,畝產可達到200-300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