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人們都知道,在高溫季節魚類易缺氧而死亡,因而那時候特別小心防范,而對于越冬期間魚的缺氧現象人們往往重視不夠,因而易引起事故的發生,造成損失。
缺氧的原因
越冬期間,魚類活動雖然較少,耗氧也差,但若池底淤泥較多,有機質分解消耗氧氣,使氧氣偏低,而又忽視水質的調節;或封冰后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產生溶氧不足,因而也易出現魚類缺氧浮頭,甚至死魚事故的發生。特別是越冬后期,由于冬季管理跟不上,水質老化,隨水溫的升高,有機質分解加劇,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因缺氧而浮頭甚至引起死魚事故發生。
預防措施
稀疏密度并塘越冬的漁池,魚種放養密度不可太大,一般畝放10厘米的魚種2萬~4萬尾即可,嚴防因放養密度太大而缺氧;而對于成魚池,在冬初可將部分已達上市規格的魚捕出部分上市,減少池塘壓力。
改善水質這是管理的關鍵。改善水質主要就是要注意加換水,一般15天~20天就應加換水一次,每次10厘米~20厘米,平時注意觀察,發現水質不好,及時采取調節措施;越冬后期更應注意水質的變化,開春就要大換水一次,將水換去1/3~1/2,徹底改善水質。最好能經常測量池水的溶氧,保持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發現溶氧過低,及時換水并采取其他增氧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適時肥水越冬期間,也要密切注意池水的肥度,對于新池、瘦池,經常追施糞肥,具體施肥量依池塘條件,池水肥度靈活掌握,依少量多次的原則,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35厘米為好,糞肥要充分發酵后再用,嚴防施肥過量。
注意觀察,及時急救越冬期間也應堅持巡塘,觀察魚的活動及水質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急救,避免事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