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主要病原目前尚未見有關該病病原的正式報道。川崎義一(1983)、張幼敏(1993)在描述該病時、認為是嗜水氣單胞菌嗜水亞種(Aeromonashydrophilasubsp.hydrophila)。但從該菌廣泛存在于池塘水體中,并在多種病癥的病鱉中能分離到此菌的情況來看,很難給以確切的定論。臺灣的余廷基(1985)還認為它是由一種霉菌所引起的。從該病發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點來看,也有可能是由病毒引起。主要癥狀發病早期。少數鱉背甲上有白斑癥狀出現,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患病鱉有的頸部腫大,全身浮腫,臟器出血,但體表光滑。有的則是腹甲上有出血斑。早期病鱉因水腫導致運動遲鈍,常浮出水面沿著池壁緩緩獨游。有時靜臥于食臺或曬背臺上不動,不攝食。到發病后期還可見到口、鼻流血。解剖病鱉,可見兩種癥狀;一是鰓腺灰白糜爛,胃部和腸道有大塊暗紅色淤血。另一種是鰓腺糜爛程度較輕,呈紅色,胃部和腸道呈純白色的貧血狀態,腹腔則積有大量的血水,肝呈點狀充血。該病最顯著的特征:一是脖子腫大,但不發紅;二是胃腸道有凝固的血塊或毫無血色。多流行于5~10月,水溫25~30℃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