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原]草魚出血病的病原為呼腸孤病毒(簡寫GCHV)。[癥狀及病理變化]患病魚表現為離群獨游水面,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不吃食,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剖解可見以下三種類型:
1.“紅肌肉”型患病魚外表無明顯出血癥狀,或僅表現為輕微出血,但全身肌肉明顯充血,呈紅色;同時由于嚴重失血,鰓瓣出現“白鰓”。這種類型在7~8厘米體長的草魚魚種中比較常見。
2.“紅鰭紅鰓蓋”型患病魚的鰓蓋、鰭基、口腔、眼眶、頭頂等表現明顯充血,但肌肉充血不明顯,或僅局部出現點狀充血。這種類型一般見于13厘米以上草魚魚種。
3.“腸炎”型患病魚體表及肌肉充血現象均不明顯,但腸道嚴重充血,腸道全部或部分呈鮮紅色,腸系膜極其脂肪有明顯的點狀充血,鰾壁、膽囊也常充滿血絲。這種類型在各種規格的草魚魚種中都可見到。對患病魚肝細胞進行超薄切片,電鏡下可觀察到肝細胞胞漿中存在嗜酸性包涵體。實際中,以上三種類型的病理變化可同時出現,亦可交替出現。因此,檢查病魚時要求全面而仔細。
[流行情況]出血病是草魚魚種培育階段一種發病迅猛、流行廣泛、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常常造成大批魚種死亡。該病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區流行。主要危害全長2.5~15厘米的草魚。流行季節一般為每年的6~9月,水溫在27℃以上最為流行,水溫降至25℃以下,病情隨之消失。
[防治方法]預防
1.嚴格執行檢疫制度,不從疫區引進魚種。
2.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并用濃度為200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或20毫克/千克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10毫克/千克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消毒,以改善池塘養殖環境。
3.魚種下塘前,用濃度為60毫克/千克的聚乙烯氮戊環酮碘劑(PVP-1)藥浴25分鐘左右。
4.發病季節到來前,人工注射草魚出血病組織滅活苗或細胞培養滅活苗,增強魚的特異性免疫力,可保護草魚安全度過當年出血病流行季節。
5.發病季節,每月每100立方米水體遍灑15克“氯殺靈”,同時每100千克魚用10克“魚用愛得新”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投3天。
6.發病季節到來前1月起,每半月投喂1個療程的板藍根、穿心蓮合劑,預防草魚出血病有特效。具體方法是:第1天每100千克魚用板藍根2.5千克、穿心蓮1.5千克加開水浸泡1小時,取汁加食鹽0.5千克,拌入4千克麥麩或玉米粉投喂;第2天用第1天留下的藥渣再煎熬1.5小時,取汁,加鹽,拌餌投喂。每2天為1個療程。
治療
1.每100千克餌料拌病毒靈40克,連喂4~5天。
2.100毫升“91”高效凈藥劑稀釋至20升,浸泡10千克餌料10~15分鐘后投喂,可控制病情發展。
3.每100千克魚種用50克魚服康拌餌投喂,連喂4天,效果顯著。
4.每100千克魚種每天分別用0.5千克刺槐子、蒼生2號、食鹽拌餌投喂,連喂2天。
5.每100平方米水面用6千克粉碎后的水花生葉拌餌投喂,每天2次,連用10天。
6.每50千克魚種用粉碎的150克大青葉、100克貫眾、100克野菊花、100克白花蛇舌草拌餌投喂,每3天為1療程,對草魚出血病有獨特療效。
7.50%大黃、30%黃柏、20%黃芩制成三黃粉,再用250克三黃粉、4.5千克麩皮、1.5千克菜餅、250克食鹽制成藥餌,投喂50千克魚,連用7天為1個療程。
8.250~500克楓揚樹葉研成粉末,用熱水浸泡過夜,再與餌料拌和后投喂萬尾魚種,連用5天,同時連續潑灑2次濃度為0.7毫克/千克的硫酸銅。
9.用40%大黃、20%黃柏、20%黃芩、20%苦木制成三黃一苦粉合劑,每100千克魚用0.5~1千克合劑、10克磺胺拌5千克餌料或10千克適口優質青餌料投喂,連用7天為1個療程,共用1~2個療程,同時遍灑30~40毫克/千克生石灰。
10.每666.67平方米水面,用15千克生石灰加水100千克,在充分攪動的同時,將150克硫酸銅溶水3千克后,緩慢加入,使成淡藍綠色液體,再加水10~15倍,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次;同時每100千克草魚用1~1.5千克苦木粉煎汁呈黃色,加等量米粉煮熟,待冷加入10克呋喃唑酮拌勻,涼干后投喂,每天1次,連投3次為1個療程,一般1個療程可治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