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甲魚,地方名白甲,隸屬鯉形目,鯉科,鯉亞科,白甲魚屬,主要分布于長江水系的干流、支流,具有半洄游的習性,屬于江河流域中生活的底棲性魚,為四川省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該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營養豐富,頗受消費者所喜愛。目前白甲魚自然資源日益減少,其人工繁殖和養殖已有一定進展,但還未見該魚疾病的報道。本文就筆者遇到的白甲魚錨頭鳋病引起親魚性腺發育及魚種死亡的病例進行總結,以供人家參考。
一、發病癥狀
我所養殖的白甲成魚,體重1.5千克左右,從2006年10月初(水溫16℃左右)開始在水面緩慢游動,不攝食,而魚種極度瘦弱,零星死亡。從池中撈取病魚進行檢查,病原為錨頭鳋,主要寄生在魚的鰓、皮膚、頭部等處,死亡的魚種身上通常有3~4個蟲寄生。錨頭鳋頭部插入負體肌肉、鱗下,身體大部露在魚體外部且肉眼可見。鏡檢可見蟲體上布滿藻類和固著原生動物,寄生處周圍組織充血發炎,形成潰爛,導致細菌、水霉的繼發感染。
二、治療方法
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0.3~0.5毫克/升,連用2天。用藥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死亡量逐漸減少,病魚的游動和攝食均趨于正常。對成魚也可采用10~20毫克/升高錳酸鉀浸浴1.5~2小時,此法可徹底殺死錨頭鳋的幼蟲和成蟲。
三、小結
白甲魚作為一種名貴的經濟養殖新品種,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目前未見其疾病的研究報道。錨頭鳋病是養殖魚類的一種常見病,適宜發病的季節一般在水溫15~23℃的季節。對各齡魚均可造成危害,主要危害對象為魚種,3~4個蟲寄生即可引起死亡,甚至1~2個蟲的寄生也能使負種生長停滯,身體瘦弱,甚至產生畸形的彎曲。成魚感染此病,魚體逐漸瘦弱而失去食用價值。親魚患病后,負體消瘦,影響性腺發育。由于白甲魚市場價格較高,加之較為嬌嫩,對環境要求敏感,因此對用藥濃度應嚴格控制。用藥時盡可能降低水面,以達到更好的藥效,并防止魚體出現不適,以便加水解救。
對于錨頭鳋病的治療目前在養殖上已較為成功,主要還是靠加強水質管理,定期消毒,放養密度合理,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自身抵抗力來防止感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