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池塘條件池塘,是提供魚類棲息、生長的場所,其環境條件的變化,將直接或間接地支配和影響養殖魚類的生活和生長。池塘單養細鱗鯧,要求商品魚品質好,單位面積產量高,成本低,從而可獲得最高的養殖效益。為此,需要積極創造條件,使池塘環境充分滿足細鱗鯧的最佳生長,對不適宜的池塘環境條件,必須進行改善。
1.面積和水深在細鱗鯧成魚的飼養階段,魚體逐漸增大,其活動范圍也隨之增大,為適應細鱗鯧生長的需要,池塘的面積和水深較苗種池要加大、加深。單養細鱗鯧的成魚池,以每口l―l0畝為佳,水深以1.5―2.5米為好。如果池塘面積較大,受風面積和日照面積大,有利于大氣中的氧氣溶解于水中和池塘中上下水層對流,改善池塘底層水溶解氧的狀況,有利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池水較深的池塘,蓄水量相對較大,有利于提高單位面積的放養量,從而可提高單產,也利于保持池塘水質穩定,防止池水發生劇烈變化,從而有利于魚的生長。但是,如果池塘面積過大,飼養管理、拉網操作不方便,造成投飼和魚的吃食不均勻。如果池塘水深過深,將影響池水的上下對流,池水容易出現分層現象,影響池塘的溶解氧和物質循環,降低池塘生產力。因此,如果池塘面積過大、池水過深,反而不利于細鱗鯧的生長。魚池如達不到上述要求,則要進行小改大,淺改深。
2.底質由于細鱗鯧屬肥水養殖魚類,因此,池塘底質以壤土為最佳,黏土次之,砂土為劣。池底應保留15―20厘米的淤泥,起到一定的補充水中營養物質和調節肥度的作用。
3.池形和環境各種池形的池塘,均可養殖細鱗鯧。但要取得高產穩定,則以東西向、長方形池塘為好,長寬比為2―4:1。這樣的池塘,光照時間最長,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增加溶解氧,滿足魚體處于較佳生長的需要,同時也便于日常管理。池塘四周不宜有大樹或高大建筑物,以免擋風、遮陽,影響浮游生物繁殖和溶解氧。
4.水源和水質水是魚類生存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是魚類賴以生存的載體,還為魚類提供各種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水中各種生態因子的變化,都會影響魚的生命活動。因此,水質的優劣,水源充足與否,都將直接影響細鱗鯧的生長和發育。可以通過調節水質,為細鱗鯧的生長創造最佳的生活環境條件,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1)溶解氧在自然狀態下,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大氣壓成正比,與水溫成反比。池水中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池塘中含氧量有明顯的晝夜變化。水中溶解氧的高低,是細鱗鯧生長優劣的重要條件,若溶氧量過低,將減弱細鱗鯧的攝食活動和代謝水平,降低生長速度,甚至影響到細鱗鯧的生存。高產魚池要求水中溶解氧達5毫克/升以上,因此必須選擇水質清新的水源。盡管生產實踐已證明細鱗鯧有極強的耐低氧能力,但高產魚池仍需配備增氧設備。
(2)水溫細鱗鯧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生活水溫的變化而改變。水溫的變化影響細鱗鯧的新陳代謝,因而也就影響細鱗鯧的生長速度。當水溫為20―23℃時,細鱗鯧生長緩慢;當水溫為24―28℃時,細鱗鯧保持正常生長;在最適生長水溫28―32℃時,細鱗鯧生長速度最快。池塘水溫的變化,主要是受當地氣溫的影響。掌握了水溫變化與細鱗鯧生長的關系,就可根據當地的水溫條件,適時放養,及時起捕,抓住最佳生長季節,合理安排生產周期,有效利用池塘的飼養時間和空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