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常管理主要是通過巡塘,及時觀察池中魚苗生長活動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1.巡塘一般每天早晨、傍晚各巡塘1次,仔細觀察魚群游動是否正常,有無離群的魚苗,一般離群的魚苗大多為病魚,應及時帶水撈取,進行鏡檢,診斷魚病,及時選用藥物治療。觀察水色肥瘦、水質變化情況,以決定投餌和注水的數量和時間。發現蛙卵、蝌蚪和水草、雜物要及時清除。觀察魚苗的生長情況,根據魚體大小,決定拉網出塘的時間。一般細鱗鯧魚苗在適宜生長的水溫條件下,經15天培育。體長可達1.5―2.0厘米;經30天培育,體長可達3―5厘米。
2.加注新水魚苗培育期間,采取分期注水,是提高魚苗成活率和生長速度的有效措施。魚苗下塘初期,個體小,池水水深一般為40―60厘米左右,水溫易升高,有利于有機肥料的分解和天然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促進魚苗生長。隨著魚體的長大,魚苗對氧氣的要求增加,活動空間也要擴大,而且魚苗排泄物、浮游生物尸體及殘餌也相對增多,其分解與轉化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以至溶解氧下降,水質不良,影響魚苗的正常生長。因此,要適時注入適量新水,以改善水質。再經過一段時間,池水漸濃漸老,又需加注新水。因此,在實際培育過程中,應根據水色與魚苗生長具體情況,酌情加注新水。一般在魚苗下塘后每隔5―7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15―20厘米。但注水的具體時間和數量,應根據池水肥瘦和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即水肥時和天氣干旱炎熱時,可多注水;水瘦或陰雨天氣,可少注水或不注水。注水時仍需密網過濾,以防野雜魚和大型浮游動物等隨水進入侵襲魚苗。另外,為避免注水時沖起池底淤泥,一般注水時在入水口下放一木排或竹排以緩沖水流。一次注水的時間不宜太長,以避免魚苗長時間頂水,影響體質。
3.做好日記為了便于及時了解情況,每天應詳細記錄水溫、溶解氧、氣候狀況、投餌時間及數量、注排水時間及數量、魚體活動情況、魚病發生及治療情況等,以便總結經驗,提高魚苗培育技術水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