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水溫過高。過高的水溫會影響魚類生長,如青、草、鰱、鳙、鯉、鯽等魚最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3℃~28℃,羅非魚在25℃~35℃時生長最快。因此,夏季若水溫超過魚類生長適宜溫度時,要采取降溫措施。
2.惡水。水色淡紅或棕紅,水面出現浮沫或油膜,水發生異味、異臭時,對魚類生長極為有害。遇此情況,應放掉惡水,加注新水。
3.水的透明度過大過小。一般富營養型水和魚池肥水,透明度多在30厘米~40厘米。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則說明浮游生物很少。均不適宜魚類生長。
4.水中溶氧過低。魚類生長最適宜的溶氧為5毫克~8毫克/1。當水中溶養低于2毫克/1時,要采取增氧措施。
5.水中溶解氣體含量過高。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浮生物必需物質,但含量不能過高,一般宜在80毫克/1以下,若過高會對魚類危害極大。
6.水中pH值過高。水中pH值宜在6.5~8.5,當水中pH值低于5.5,或高于10時,均不能作為漁業用水。
7.水中營養鹽類含量過高。水中營養鹽類的多少與魚類生長密切相關。如水中硝酸鹽最易被綠色浮游植物利用,一般含量宜保持在1毫克~2毫克/1。若超過3毫克/1就易造成水中缺氧,而致魚類死亡。
8.水中有害物質。水中的有害物質有氰、酚、汞、鉻、鉛及石油類等,不僅使魚類中毒,人吃了中了毒的魚也會中毒。因此,應嚴禁這些污水進入魚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