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魚類屬變溫動物,它的生長繁衍與溫、光、水、氣等氣候因子有密切關系,其中環境溫度是魚類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氣候因子。在低溫陰雨天氣下,當水溫在5℃-14℃時,大多數魚體神經激素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魚類不喜歡活動與攝食,且飼料生物也缺乏;水溫急劇升降,會導致魚類病害和死亡。春季低溫陰雨頻繁,天氣忽冷忽熱,氣溫和水溫變化較大,對魚類生長發育造成較大的影響。
1、塘魚厭食及其防治
鳙、鰱、鯇、鯖、鯪、鳊等飼養魚類,當水溫低于15℃時,食欲下降,生長放慢;當水溫低于7℃時,鯇魚即停止攝食,鯪魚還會出現昏迷和死亡。新引進的一些熱帶魚類,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溫陰雨對其危害更大,故應采取相應防治措施。當水溫降至15℃時,對鯇、鰱、鳙、鯖、鯪等魚不投精米,只投青料;水溫10℃時,少投或不投青料,但仍可施放適量糞便,但施放數量不宜多,以防水質變劣。
2、塘水變黑及其防治
春季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天氣,魚塘的藻類大量死亡,水質變壞,水色變黑,嚴重時塘水還會發臭,造成塘水缺氧,塘魚浮頭。遇到持續低溫陰雨而導致水質變劣時,必須注意及時換水(換水5寸至1尺),以改善水質。此外,還應施生石灰(每畝7-10公斤),用水稀釋后取澄清液于全塘潑灑,有殺菌消毒、凝聚懸浮物質以及中和酸性水體等作用,從而減輕對魚類的危害。
3、塘水清徹透明及其防治
春末出現連陰雨天氣,有的塘水由原來青褐色變為井水般的清沏透明。其原因:一是水質過肥,水蚤過多;二是鳙魚放養數量少。因為鳙魚以水蚤為食料,而水蚤又以浮游植物為食料,當水蚤大量繁殖將浮游植物吃掉時,塘水就變清了,對塘魚生長發育不利。其防治措施是:及時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解氧,每畝1米深水,用晶體敵百蟲2-3兩開水潑灑,將水蚤毒殺;適當增加鳙魚放養密度,適當追施有機肥,促使浮游植物繁殖。
4、魚塘滋生病蟲害及其防治
持續陰雨天氣,有的“老水”魚塘,鳙、鰱魚容易患針蟲病,嚴重感染此病時,魚體像披上蓑衣一樣,對魚類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防治措施是:每畝施放豬、牛糞350-400公斤,或人糞尿素100-150公斤;每畝水深1米,投喂酒槽100公斤,并用晶體敵百蟲100-150克化水潑灑,每天一次,連續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