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原體:主要由魯克氏耶爾森氏菌、氣單胞菌及河弧菌等三類細菌引起。
2.癥狀:病魚的口腔、頜部、鰓蓋、眼眶、鰭條及魚體兩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剝去魚皮,全身肌肉充血呈紅色;鰓灰白色,鰓絲腫脹、末端腐爛;剖開腹腔,有淡黃色、紅色腹水;腸壁充血,腸道充氣、無食;肝、脾、腎腫大。
3.流行情況:細菌性敗血癥是近年來流行地區最廣、流行季節最長,危害魚類最多的一種新出現的流行病。各淡水魚養殖地區的不同養殖水域中廣泛流行,是養魚歷史上罕見的疾病之一。此病流行季節,從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溫在9~36℃,其中尤以水溫為28~32℃發病最為嚴重。主要為害鰱、鳙、鯉、鯽、鳊、草魚等,發病率高,死亡率為30~50%。
4.防治方法:
①嚴禁近親繁殖,提倡就地培育健壯魚種。
②用生石灰干法徹底清塘,水深約10厘米,每公頃用0.75~1.125噸,8天后放魚入池,每公頃水深1米的水體用1.875~2.25噸帶水清塘,15天后放魚入池。
③綜合治療:第1天殺滅魚體表寄生蟲(用藥應有針對性,可采用敵百蟲或硫酸銅等),第2~6天連續投喂殺菌藥餌(100千克魚體重用氧氟沙星或氟本尼考2~4克),第3~5天,每立方水體用含氯制劑(三氯異氫尿酸或二溴海因等)0.3~0.5克全池遍灑,第10天左右每立方水體用生石灰30~40克全池遍灑一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