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洱源縣水產站在開展農技體系改革示范工作中,為了確保水產業的健康發展,積極做好魚病防治工作,現就常見的爛鰓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紹:
【病原】魚害粘球菌
【流行情況】此病在草.青.鳙.鯉等魚都可發生,而主要危害草魚,是草魚魚種嚴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在全國各養魚地區終年出現。在水溫15度以下,一般少見。20度以上開始流行,28――35度是最適宜流行的溫度。就季節而言,冬季少見,春、夏、秋三季均常見,尤以夏季為多。它常與腸炎病同時并發。
【癥狀及病理變化】病魚常離群獨游水面,行動緩慢,食欲減退或不吃食,體色發黑,特別是頭部變得烏黑,故漁民稱此病為“烏頭瘟”。肉眼檢查,病魚鰓絲腐爛,帶有污泥,鰓蓋骨的內表面往往充血,中間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蝕成一個園形或不規則的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從病魚鰓的腐爛部分取下鰓絲在顯微鏡下檢查,一般可以見到鰓絲軟骨尖端外露,附著許多粘液和污泥,有許多細長的粘細菌附著于上面。鰓組織病變,不是發炎和充血,而是病變區域的細胞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腐爛、崩潰,因而認為沾細菌對機體的危害,可能是細菌代謝產物中的解元酶在病變區域的細胞組織中進行活躍的解元作用,因此導致細胞死亡、崩潰和組織腐爛。
【防治方法】
1.發病初期,可在食場周圍掛漂白粉簍進行防治。病重時,漂白粉全池遍灑,使池水成1PPM的濃度。
2.用禽用紅霉素全池遍灑,使池水成0.3PPM濃度,次日再用此藥粉拌飼料內服,
第一天按每10公斤魚用0.4克,第二天至第六天用量減半,連續六天為一療程。
3.用五倍子全池遍灑,使池水成1――4PPM的濃度。
4.每畝用楓楊樹葉20公斤左右,搗爛加水后全池遍灑。
5.全池遍灑生石灰,使池水成20PPM的濃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