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黃顙魚專用飼料和苗種培育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黃顙魚主養、混養、套養等各種養殖模式得到快速應用。“18221”池塘高效養殖模式就是用經濟價值高的黃顙魚代替傳統“四大家魚”與鱉混養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指在1畝養殖水面中產黃顙魚800斤、鱉200斤,產值2萬元,利潤1萬元,是一種典型的高產、高效養殖模式。
其技術要點:
一、嚴格清塘消毒。黃顙魚是底層小型經濟魚類,搶食能力相對較弱。池塘中吃食性魚類與兇猛性魚類對其生長和成活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清塘消毒一定要徹底,以清除池塘中吃食性魚類和兇猛性魚類,并防止雜魚卵進入池塘。消毒藥物用量:漂白粉10~15千克/畝或生石灰150~200千克/畝。
二、提高黃顙魚放養量。3月中旬,畝放尾重10~20克黃顙魚種3500~4000尾。為凈化水質,另每畝搭配250克/尾左右花白鰱魚種100~110尾(花鰱占10%)。魚種放養時,用2~3%食鹽水浸洗5~10分鐘。
三、控制鱉種放養量。“18221”養殖模式特點是:成鱉在池塘中養殖二年,出池規格1000克以上。要求投放優質鱉種,控制鱉種放養量,實行生態養殖。放養量:年初畝放上年轉池鱉種100~120只,規格500~600克/只;5月上旬畝放鱉種120~150只,規格100~250克/只,一次放足。
四、加強投喂管理。
1、黃顙魚投喂:一是馴食。黃顙魚魚種無論是來自野生,還是來自池塘養殖,開始投喂時,未經馴食的魚種都必須要進行人工投飼馴化。馴化方法:魚種入池2天后,將動物性飼料絞成糜狀與人工配合粉碎料混合揉成團狀,定點投喂于飼料臺上。15~20天后,逐步減少動物性飼料量,增加人工配合飼料量,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二是要堅持“四定”投喂原則。水溫15℃時,黃顙魚開始投喂。投喂量:15~20℃為魚體重的0.5%~2.0%,1次/天,25℃以上時投喂量為魚體重的4~7%,2次/天。投喂黃顙魚的飼料要求粗蛋白含量35~42%。
2、鱉的投喂:鱉用養鱉專用飼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日投喂率4~6%。每天以吃完為度,適當增減。飼料分多點投喂在水陸交界的斜坡上。
五、重視水質控制。池水要保持活、嫩、爽。一是勤注水或換水,保持池水深度。4~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8月高溫季節7~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厘米。水質過肥時,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新水,保持池水深度1.8~2.0米,透明度35厘米以內;二是開增氧機和潑灑生石灰改良水質。清晨和中午前后,開增氧機增加水體溶氧。高溫季節,每隔20~25天,用生石灰25~30千克/畝全池潑灑;在換水困難時,如:水源不足或水質不良,可使用微生態制劑改良池塘水質。
六、做好魚病預防。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綜合防治”的原則。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除了要做好清塘消毒和魚種放養前的浸浴消毒外,尤其是魚病流行季節,還要采用內服藥與外用藥相結合方法,定期投喂藥餌及潑灑外用藥物進行疾病預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