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石斑魚(Epinephelussp.)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屬于高檔優質魚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越來越大。目前市場銷售的石斑魚有養殖(鮮活)和釣捕漁獲(鮮活、冷凍)兩種類。石斑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亞洲,進行養殖的國家和地區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日本、中國大陸和臺灣省等。養殖方式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和海區增殖放流等;養殖的主要品種有青石斑魚、云紋石斑魚、點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斜帶石斑魚、鰓棘鱸、巨石斑魚、駝背鱸(老鼠斑)、寬額鱸(龍躉)等。臺灣省對養殖斑節對蝦的池塘進行適當改造,開展養殖青石斑魚,產量很高,每公頃達30噸。我國南方沿海網箱養殖石斑魚的產量一般為每立方米水體65公斤左右。日本于1964年把赤點石斑魚作為增殖放流的對象品種,進行種苗生產開發研究,技術較成熟,但近幾年來由于受到神經性病毒病(VNN)的影響,生產量不穩定。此外進行人工種苗生產的品種有點帶石斑魚、云紋石斑魚、鰓棘鱸等。生產方式主要以室內水泥池為主。一般每立方米育苗水體可培育2.5-3厘米的魚苗500-800尾,最好時可達2400多尾。臺灣省目前培育最成功的為點帶石斑魚(臺灣稱馬拉巴斑),且社會分工較細,民間有出售受精卵、魚苗生產(2.5-3厘米)、魚苗標粗(2.5-8厘米)、養成及生物餌料、配合飼料生產專業戶。種苗生產方式主要以池塘培育為主,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一般1公頃可培育2.5-3厘米的魚苗150-180萬尾左右。近兩年來,還培育出駝背鱸、寬額鱸,為石斑魚養殖添加了新品種。我國南方沿海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對石斑魚進行人工種苗生產研究,但由于各種原因,大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水平。近兩年來,廣東省大亞灣水產試驗中心對赤點石斑魚和斜帶石斑魚(俗稱青斑)的人工種苗生產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開始進入批量生產。此外,海南省利用池塘培育青斑魚苗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經濟價值簡介石斑魚不但肉質鮮美,而且營養極為豐富,售價一向較穩定,目前廣東養殖的石斑魚售價,青斑、芝麻斑每公斤120元左右;赤點石斑魚、龍躉每公斤210左右;老鼠斑每公斤為1000元左右。2、養殖發展概況國內石斑魚的養殖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海南等四省。其中廣東占了養殖產量的很大部份,現在約有10種石斑魚在進行養殖,其中青斑和芝麻斑是養殖最多的二個品種,而老鼠斑、赤點石斑魚、龍躉是價格較高的品種。1997年廣東省有海水養殖網箱11萬個,其中有2萬個左右進行石斑魚養殖,產量約2500噸。目前廣東石斑魚養殖的主要方式是淺海網箱養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一些養蝦池中養殖。養殖的種苗60%來自國內天然捕撈,20%進口東南亞的天然種苗,另外20%來自臺灣的人工繁殖種苗。養殖石斑魚的餌料多使用下雜魚,配合飼料僅在試驗階段。廣東石斑魚養殖主要以個體的小規模經營為主,集團化大規模養殖石斑魚還沒有發展起來。養成的石斑魚出售給活魚運輸商,用運輸到各地的水產批發市場或餐館銷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