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草莓栽培在灤南縣較多,經濟效益相當可觀。但由于棚內溫濕度的影響,病蟲害較多,影響了草莓的生長。筆者經過觀察及防治實踐,總結出以下常見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
一、常見病蟲害
1.灰霉病。該病在開花后發生,病菌先侵害小果,與土面接觸的果面先發病,后沿果梗蔓延到花序梗,干腐枯死。侵害已轉色的果實時,出現水漬狀淡褐色斑塊后變暗褐色,表面出現一層灰霉層,使果實軟腐。灰霉隨風吹散,擴散到其它果實上致病。
2.白粉病。葉片被害時發生暗色污斑,大小不等,接著在葉背上產生白色粉狀物,后期呈現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枯焦。果實早期受害即停止發育,干枯。若后期受害,表面產生一層白粉。在整個生長季節可不斷發生,危害極大。
3.葉斑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典型癥狀以病斑為中心呈灰色或灰褐色圓斑,四周紫褐色,狀如蛇眼。溫暖高濕時易發生,老葉先發病,逐漸延至全株。開花結果前發病輕,開始采收后大量發生。
4.根腐病。從下部葉開始,葉緣變成紅褐色,逐漸往上凋萎,以至枯死,根系從中間開始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根的中心呈紅色。
5.黃枯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初發病時,莖葉白天萎縮,傍晚恢復,2~3天后凋萎枯死,用手擠壓病莖,有濁白色粘液流出,病菌主要隨病殘株遺留在土中過冬,能存活數年,條件適宜時,從根部或莖部傷口侵入,草莓連作常易嚴重發病,甚至造成大批死亡而絕產。
6.草莓害蟲。棚內溫度高時主要有蚜蟲、紅蜘蛛、斜紋夜蛾幼蟲等侵害。
二、主要防治措施
1.綜合預防為主。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實行2~3年輪作,晴天帶土移栽,避免傷根損莖,適時蓋膜、搭棚,勤管理,及時摘除病果、枯死老葉,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燴捏登,保持草毒園內整潔通氣,棚內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濕度和廢氣的危害。
2.栽前土壤消毒。草莓移栽前用40%蘆筍青粉劑600倍液,澆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間菌源基數,減少傳染機會。
3.定期噴藥防治。草莓生長季節,一般隔10~15天噴1次藥,每次用40%蘆筍青粉劑500倍液加農用鏈霉素150ppm混合液噴霧。若發生病害后,要加澆根一次,間隔4~5天重噴1次,連噴2~3次。發生黃枯病時,加農用鏈霉素250ppm,大棚內濕度過大時,不宜噴藥,可用“一熏靈”熏蒸,7天后重熏1次;若發生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1000~2000倍液進行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1000倍液與蘆筍青藥液交替噴霧,效果更佳。
4.蚜蟲可用20%蚜克星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可用2.5%天王星或73%克螨特2000倍液噴殺,斜紋夜蛾幼蟲可用5%抑太保1000倍液噴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