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柑桔保鮮的重點是防腐爛,爛果的根源在病害,而青霉病和綠霉病是保鮮中危害最嚴重的兩種病害,約占總爛果率的70%~90%。
青霉病、綠霉病屬于真菌性病害。都會使果實軟化,產生各色絨霉,果實腐爛,發病初期兩種病的癥狀相同,即淡褐色、圓形、病斑水漬狀,病部軟化較易壓皺,此后迅速擴大長出白菌絲,隨后中央很快長出分生孢子,從此顯示兩病的不同之處,分生孢子叢為青色,外緣白色菌絲圈很窄,只有1~3毫米,腐爛果不會與鄰近果粘連的為青霉病;而綠霉病為綠色外緣,白色菌絲環較寬,腐爛果易與鄰近果相粘連。
多年以來,各地多采用產菌靈、托布津防治柑桔青、綠霉病,浸果處理濃度為多菌靈250~1000ppm,托布津為500~1000ppm,同時加100~200ppm2,4-D,由于長期使用,近年發現托布津、多菌靈等苯并咪唑類對青、綠霉病產生抗藥性。近些年來,日本研究開發的殺菌劑倍福朗防治青霉病和綠霉病,效果優于多菌靈的托布津。試驗表明,用70%托布津1000倍加200ppm2,4-D浸果,貯藏100天防病效果只有7.8%~53.6%;而使用25%倍福朗水劑2000~3000倍浸果,防病效果達到82.5%~88.7%,貯藏100天,好果率達90%以上,而且果實鮮艷度明顯超過常規藥劑。
抑霉唑對控制柑桔青霉病、綠霉病孢子形成方面的效力,比托布津等常用殺菌劑更大,而且能抑制對托布津等類藥劑具有抗藥性的青、綠霉菌系,但對其他致病病菌無效。采后浸果處理的濃度為1000ppm,在蠟處理中可使用2000~3000ppm的濃度,對防治青、綠霉病有特效。據報道:用中草藥苦良姜、野艾葉、野菊花8%溶液洗果,對抑制這兩病菌也有顯著的效果。苯米特亦被廣泛用于控制青、綠霉病和蒂腐病,常用劑型是50%可濕性粉劑,浸果使用濃度是250~1000ppm。
在貯藏過程中,發現有青、綠霉病的要及時撿出,并且病果附近的果要用1000ppm托布津浸洗,污染的箱壁也要用托布津清洗干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