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柑桔炭疽病的癥狀怎樣?應如何預防?
柑桔炭疽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為害較重的病害。可引起落葉、枝梢枯死,果實腐爛及落果。帶病果實常在貯運期間發生腐爛,所以又是一種重要的采后病害。
柑桔炭疽病為害葉片有兩種癥狀類型:急性型(葉枯型)癥狀常從葉尖開始,初為暗綠色,像被開水燙過的樣子,病、健部邊緣處很不明顯,后變為淡黃或黃褐色,葉卷曲,葉片很快脫落。此病從開始到葉片脫落不過是3-5天。葉片已脫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產生許多朱紅色而帶粘性液點。慢性型(葉斑型)癥狀多出現在成長葉片或老葉的葉尖或近葉緣處,圓形或近圓形,稍凹陷,病斑初為黃褐色,后期灰白色,邊緣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顯。在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出現許多朱紅色而帶粘性的小液點,在干燥條件下,則在病斑上出現黑色小粒點,散生或呈輪紋狀排列。這是該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病葉脫落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兩種癥狀,一種是由梢頂向下枯死。多發生在受過傷的枝梢。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漸擴展,終致病梢枯死。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組織分界明顯,病部上有許多黑色小粒點。另一種是發生在枝梢中部,從葉柄基部腋芽處或受傷皮層處開始發病,初為淡褐色,橢圓形,后擴展成梭形,稍凹陷,當病斑環割枝梢一周時,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花開后,如果雌蕊的柱頭受害,呈褐色腐爛,引起落花。果實受害,多從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現褐色病斑。在比較干燥的條件下,果實上病斑病、健部分邊緣明顯,呈黃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質,病組織只限于果皮層。在空氣濕度較大時,果實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漸擴大,終至全果腐爛,其內部瓤囊也變褐腐爛。幼果期發病,病果腐爛后,失水干枯變成僵果懸掛在樹上。
二:柑桔急性炭疽病怎樣發生的?如何防治?
柑桔急性炭疽病對柑桔樹為害極大。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一個生長很好、枝葉濃綠的柑桔園,幾天后出現大量落葉、尤其是樹冠頂部的枝梢落葉更為嚴重,病葉葉色無光澤,灰暗,像是被熱水燙過一樣,葉卷曲,已經落葉的枝梢很快枯死。若是天氣潮濕在枯死的枝梢上產生許多朱紅色而帶粘性的液點。一個長勢很好的柑桔園幾天時間就變成一個滿樹枯枝,滿地落葉的果園。為什么會產生柑桔急性炭疽病?和該病的病原菌的特性有密切關系。
柑桔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種真菌,稱為盤長孢狀刺盤孢菌。上述病部上出現的小黑點,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成熟時隨著一種朱紅色的粘液從孢子盤涌出而成液點狀。該病菌是屬于一種典型的潛伏侵染菌。病菌在嫩葉及幼果期就已經侵入到柑桔組織內部。病菌的第二個特性就是寄生性較弱,即樹勢健壯的不發生或少發生炭疽病,若樹勢生長弱,抵抗力下降就會發病嚴重。其實,那些外表完全無癥狀,生長濃綠的葉片、幼果的組織內都可能已潛伏著病菌。炭疽病是否發生決定于外界的環境條件和樹體本身的抗病能力。在管理條件好,樹勢健壯的情況下,處于潛伏狀態的炭疽病菌不易繁殖擴展,病害就不會出現。若遇上自然災害或管理上某一個環節影響樹體的抵抗力下降,潛伏的病菌就會大量繁殖、蔓延,在短時間就會造成病害大發生。這是急性炭疽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病害出現后首先要找出影響樹體抵抗力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如干旱或水分過多,缺肥、蟲害、凍害、機械損傷、藥害或因施肥不當根系受傷等都會削弱樹勢,使病情加重,氣象條件則以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炭疽病。有針對性地加強栽培管理,盡快地恢復樹勢。把枯枝剪除,連同落葉收集起來燒毀,然后噴1-2次殺菌劑,每10天左右一次。藥劑可用40%滅病威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代森氨水劑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防止炭疽病菌潛伏侵染的一個關鍵性措施是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噴藥一次,在落花后一個月內,噴藥2-3次,每隔10天噴一次,以防治炭疽病菌侵入幼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