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物學觀察及防治1形態特征成蟲體長6~7.5毫米,翅展16~18毫米,頭胸部黑褐色至煙褐色,足和腹部褐色。前胸背板具中脊,兩邊點刻明顯;中胸背板具縱脊3條,中脊長而直,側脊近中部向前分叉。前翅褐色至煙褐色;前緣近端部2/5處有一近半圓形透明斑;外緣有兩個較大的透明斑,前斑不規則形,后斑長圓形;翅面常散布白色蠟粉。后翅黑褐色,半透明,基部色略深,翅脈色深,中室端部有一小透明斑。足除腿節為暗褐色外,其余為黃褐色。后足脛節外側有刺2個。卵乳白色,長卵圓形,長1.10~1.34毫米。若蟲低齡為乳白色,近羽化時部分個體背部出現褐色斑紋。體近菱形,腹末有白色蠟絲3束,散開如孔雀開屏。
2生活史及習性在宜昌市郊桔園,蠟蟬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寄主的當年生枝梢內越冬,寄主以金柑、南豐蜜桔、溫州蜜柑和桃、大葉黃楊、油菜為主。若蟲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孵化,群集于嫩枝、葉上為害,并能為害柑桔幼果,4齡開始分散吸汁;隨著齡期增大,危害加重,分泌物增多,導致煤煙病發生。成蟲于7月上旬羽化,羽化后數日(7月中旬)即可交配產卵,但以8月為最多。卵均產于寄主的當年生枝梢上,外被棉絮狀白色蠟絲,以后蠟絲脫落,近孵化時卵粒常外露,顏色由乳白變為淺灰色,可見紅色眼點。八點廣翅蠟蟬受多種天敵的抑制,其中晉草蛉、大腹圓蛛等為優勢種。
3防治方法冬季結合清園,剪除產卵枝條攜出桔園燒毀,能顯著降低蟲口基數。注意保護天敵控制其為害。
6月中旬若蟲發生高峰期,用40%氧樂果乳油1000倍液、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2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噴藥后10天蟲口死亡率分別為95.4%、87.5%、80.6%。40%速滅殺丁4000倍液效果最差。使用時,前3種藥劑每隔10天1次,連續噴布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