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柑桔潛皮蛾又名潛皮細蛾,該蟲主要潛食柑桔新抽發的枝梢,嚴重影響樹勢,結果少產量低。其為害寄主,目前僅查到橙、桔和柚,受害程度差異較大。以橙類受害最重,柚類次之,桔類最輕。
成蟲翅展8毫米左右;觸角絲狀,長度超過翅展,前翅狹長,銀灰色,具5條黃褐色橫紋;后翅特狹長,灰褐色。卵直徑0.4毫米左右,扁圓形,水綠色,半透明。幼蟲期8齡,體長1.4~3.2毫米。前期(1~6齡)幼蟲體扁平乳白色,后期幼蟲體近橢圓形。蛹長3.4毫米,被蛹,黃褐色。幼蟲作繭化蛹,繭扁筒形,長約4毫米。
柑桔潛皮蛾在凱里一年發生兩代,以3、4齡幼蟲在被潛食的枝梢表皮下越冬。翌春2月,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為害,4月初開始化蛹,5月中旬羽化,5月下旬第1代幼蟲孵化為害,6月上旬達到高峰期,8月中旬第2代幼蟲開始孵化。
成蟲夜晚活動,飛翔能力較弱;白天靜伏于樹冠內膛的葉片或枝梢上;卵散產于當年抽發新梢上,第1代產卵于春梢,第2代產卵于夏、秋梢。成蟲趨光性及趨化性均弱。幼蟲孵化后,潛入當年抽發的枝梢表皮下,取食枝梢的韌皮組織,形成曲折蟲道。到3~4齡時,隧道之間開始連成片,被害枝梢表皮變成灰色紙片狀。前期幼蟲僅在表皮下與韌皮部上層之間取食汁液,并擴大為害面。后期幼蟲在隧道中向下取食韌皮部組織,不再擴大為害面,只是加重為害。造成枝梢的養分輸送受阻,以致枝條枯死。成蟲羽化時,受害枝梢表皮裂開翹起,以后逐漸脫落。這些翹起開裂的部位成為螨類等害蟲的越冬場所。
于8月下旬第2代幼蟲期進行了藥劑防治試驗,施藥后3天調查,氧樂果800倍液防治效果達到100%;氧樂果1500倍液和殺滅菊酯2000、4000倍液的防效在87.5%~90.4%。結合冬季、早春整形修剪,剪除帶蟲枝條,可降低越冬蟲口,減輕為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