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臺灣位于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與降雨量適合果樹的生長。土地總面積35981km2,其中海拔1000―4000m的高山占33%,海拔100~1000m的山坡地占38%,其余29%為海拔100m以下的平地。既有適宜熱帶水果生長的氣候,也有適合亞熱帶水果、溫帶水果生長的氣候。鑒于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臺灣從1967年起大量從世界各地引進各種果樹品種加以馴化改良,并推廣種植,取得顯著成效,臺灣的水果業發展迅猛,1945~1995年的50年間,水果面積增加4.88倍,產值增加2134.71倍。水果產值已占種植業產值的32%。
1高度重視果樹良種的世界性引種與改良
臺灣島內原產水果種質資源貧乏,因此,臺灣高度重視果樹良種的引進、篩選和推廣工作,僅20世紀60~80年代就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世界性引種,分別于1967年、1970年、1986年進行,共計引入水果167個種類、676個品種(由于有些品種是臺商、民間引進,品種名稱上可能出現同種異名或一種多名現象)。引種地區包括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從平原到高山,從熱帶到溫帶,除政治限制無法入境的國家和地區外,引種團的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目前臺灣經濟栽培的果樹幾乎全由島外引入,但極少把引進品種直接應用到生產上,而是注重改良創新,在廣泛收集引進品種資源的基礎上,以島內或國際市場為導向,進行有目的的改良,推出更適宜種植、品質更佳、產量更高、更具競爭力的改良品種。
2水果種類多樣化、周年供應市場
由于高度重視世界性的引種工作和臺灣省的選種育種工作,使得臺灣水果種類繁多,水果市場非常繁榮,周年都有多種新鮮水果上市。目前市場上臺灣生產的水果種類主要有56種,其中春季水果12種、夏季水果12種、秋季水果12種、冬季水果9種、四季性水果11種(表1)。
臺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臺灣的氣候是一個立體氣候,可通過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品種來實現周年新鮮水果供應。例如香蕉、番木瓜、鳳梨四季均可采收;楊桃、番石榴通過產期調節,也可以四季生產新鮮水果供應市場;葡萄一年三熟;夏天采收的蓮霧可調節到春天采收;柑桔有特遲熟品種,如茂谷桔橙與晚侖西亞橙可推遲到2―3月份采收。
3果樹種植面積大、單產高、結構較合理
臺灣省果樹種植面積從1945年的1.8萬hm2,增加到2002年的22.18萬hm2,增加到12.32倍。產量從1945年的8.5萬t增加到2002年的268.63萬t,增加到31.60倍。從臺灣各種果樹產量在總產量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臺灣各種果樹種類的種植結構比較合理(表2)。
臺灣果樹單產除香蕉和柚子比福建低外,其他果樹種類都比福建高,差異最大的是鳳梨,臺灣鳳梨的單產是福建的2.29倍;其次是龍眼,是福建的2.04倍。
4發展保健型水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食療型的水果得到重視,市場看好。例如番石榴維生素C含量是柑桔的8倍,糖尿病人可食用的番石榴發展速度很快:2002年種植面積達7805hm2,產量達20.36萬t,占臺灣水果總產量的7.58%,排名第5位。又如維生素A含量比鳳梨高20倍,含有豐富的木瓜素,可幫助消化、美容的番木瓜,2002年種植面積達3553hm2,產量達14.46萬t,占臺灣水果總產量的5.38%(排名第7位)。另外,含糖量低的水果市場也發展較快,例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7%~11%的蓮霧、楊桃已成為臺灣的高檔水果。
5臺灣新興果樹良種
5.1葡萄柚良種“閩農一號”
葡萄柚是柑桔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其產量在世界柑桔類中居第3位,是一種富含抗癌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降血壓、舒張血管和消炎作用的保健果品。
葡萄柚果肉淡黃或粉紅色,柔軟多汁;囊瓣10~14瓣,中心聯合,中心柱實心或半實心,不易分瓣;單果重450~900g,種子多胚。果實耐貯性強,采收的果實在常溫下貯藏50d后,果實飽滿,微酸略苦,風味佳。表現出晚熟、耐貯藏、果實風味品質佳等優良性狀。
在福州地區種植,果實成熟期為4月初,3年生樹的株產量為61.5kg;果實扁圓形,果皮綠黃色,平均單果重417.0g;果肉淡橙紅色,無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可食率80.6%,榨汁率62.4%;果汁淡橙紅色,酸甜可口,清爽微苦,有香氣。該品種在福州市種植表現為晚熟、優質、高產、榨汁率高、果汁口感好,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葡萄柚優良品種。
閩農一號成熟期比福建省絕大多數柑桔品種晚4個月左右,榨汁率比目前生產上應用的37個橙類加工品種的平均榨汁率高出約24%。目前我國大陸葡萄柚還處于零星栽培階段,市場上銷售的葡萄柚依靠進口,價格高。因此栽培閩農一號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5.2茂谷桔橙
茂谷桔橙是臺灣從美國引進的遲熟優良品種,引進閩南地區種植同樣表現出遲熟、豐產、優質的特點。Murcott(茂谷桔橙)是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農業試驗所的w.T.s.wing等人由寬皮桔與甜橙雜交種育成的,是佛羅里達州的主栽品種之一。臺灣大學園藝系林樸教授將該品種引進臺灣嘉義以北地區試種與推廣。筆者于1998年從臺灣引進該良種的接穗,高接換種在8年生的蘆柑樹上,經觀察、研究,特別是與閩南漳州地區柑桔良種作比較研究,其特征特性如下:①生物學特性。樹冠圓頭形,分枝多,分枝角度較小,樹枝為叢生狀,葉長橢圓形,先端較尖,葉緣小鋸齒狀,葉長5.8cm、寬2.8cm。多在枝條的頂端結果,由于豐產性好,常把枝條壓彎。各次的新梢萌芽期與開花期均與其他柑桔品種相似。在福建漳州地區2月中旬萌芽,3月上旬抽梢,3月中、下旬開花,花期1個月左右,果實12月份轉色,但此時果實酸,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掛果期長達11個月,比蘆柑品種長3個月。美國、臺灣均以檸檬為砧木,福建以蘆柑為砧木,也表現出較強的親和力、生長良好、豐產性強。②特遲熟、果實優質。成熟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比宮川溫州蜜柑遲熟140d左右,比本地早遲熟115d左右,比南豐蜜桔、紐荷爾臍橙遲熟110d左右,比蘆柑、雪柑遲熟90~110d。單果重僅次于紐荷爾臍橙,與蘆柑和雪柑相當,高于宮川溫州蜜柑、本地早、南豐蜜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含糖量16.0%,均高于所有本地柑桔栽培良種。含酸量為O.50%,與南豐蜜桔相當,低于其他品種;每百克維生素c含量為32.2mg,高于溫州蜜柑、本地早和南豐蜜桔,低于紐荷爾臍橙、蘆柑、雪柑;可食率為85%,高于溫州蜜柑、蘆柑、雪柑、臍橙、本地早、南豐蜜桔等本地柑桔栽培種。③豐產性好。高接后3年的果實每667m2產量分別為2092.8kg、2275.2kg和2476.8kg,連續3年豐產,沒有大小年的現象。④耐貯藏。用兩種方法貯藏165d后的果實品質與進口新鮮果實的比較結果,13℃恒溫貯藏的各項指標都優于自然條件下常溫貯藏的,除了維生素C含量較低外,其他指標均高于進口的美國臍橙和進口的維多利亞桔子。⑤抗寒力較強。1999年福建省遭受特大凍害,在-2℃持續4d(12月25―29日)的情況下,樹上的果實僅表面略為受凍,未落果,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性。通過多年的觀察,該品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抗病性及抗蟲性,果實個別地區潰瘍病嚴重一些,但只要及時防治,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時,由于果皮薄,雨水多的年份,裂果率達10%。
我國南方,特別是福建省柑桔主要栽培品種成熟期均在10~12月,在目前福建省優質遲熟品種少的情況下,種植茂谷桔橙市場潛力大,效益高。
5.3檸檬
檸檬是柑桔類中的重要種類,占柑桔總產量的9%,僅次于甜橙和寬皮柑桔,居第3位。福建省農科院農業工程所從臺灣引進的檸檬品種中篩選出的大果品種,單果重達312―482g,是現有品種的2―3倍,而且產量高,株產達45kg,每667m。產量可達2000kg。
5.4十月龍眼
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平均單果重12.3g,屬晚熟品種。
5.5西番蓮良種“臺農1號”
西番蓮的香味里含有100多種水果的風味成分,所以又叫百香果,是世界上最芳香的水果之一,在國際上有果汁之王的美譽。臺農1號親本為紫果×黃果,經3年引種試種觀察表明:該雜交種具有生長壯旺、豐產、病害輕、品質優、果實大等特點。
5.6鳳梨良種“臺農六號”
果實中等大小,平均1.3kg、最大2.Okg,短圓筒形或稍呈球形,成熟果實淺黃帶赤灰色。果肉淺黃或黃色,質致密,脆而甜,纖維極細,糖度15。Brix,酸度0.4%,果汁多,果心大,但清脆可口,為目前最受市場歡迎的生食品種。5.7蓮霧良種“黑珍珠”
在臺灣正常成熟期4月中旬至8月下旬,產期調節后成熟期在12月至翌年4月上旬,是臺灣春季的高檔水果,每公斤售價達200多元新臺幣(50多元人民幣)。目前福建的蓮霧還處于零星栽培,缺少優良品種。
5.8芒果良種“凱特”
該品種于1954年自美國弗羅里達州引入臺灣。晚熟種,8月中旬至10月成熟;果實大,單果重約680g,最大可達2000g;卵型稍扁薄,果嘴凹入;果皮綠色,向陽處果肩微現淡紅色,果肉橙黃色,纖維少,肉質細,汁多。種子小,占果實重的7.3%;糖度15。Brix,品質上等,但近種子部果肉稍酸;產量高。臺灣中部南投水里一帶多栽培,可延至11月成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