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果園害蟲多為植食性,依賴果樹生存。害蟲的天敵類多為捕食性或寄生性,依賴害蟲類做食物生存。害蟲(害螨)類只面對農藥殺傷的選擇,而天敵有益生物卻面臨害蟲(螨)類季節性食物缺乏和農藥殺傷兩方面選擇,加上除草劑或人工鋤草,做為天敵食物來源的草中昆蟲大幅度減少,也加劇了有益生物類種群數量的銳減。一旦抗性代病蟲大發生時,常沒有足夠數量的天敵生物同步控制,只能單純依靠化學農藥。這些都是天敵生物消失的不平衡因素,而且成了天敵減少到用藥量增加的惡性循環狀態。
果園用藥增大原因(一)
具體表現在濃度和絕對數量的增大。有資料介紹;世界已有500多種害蟲對1種或多種農藥產生了抗性;我國目前已知有27種主要害蟲和螨類,對16種農藥產生了抗性;美國在過去的50年中殺蟲劑用量增加了10倍,害蟲為害損卻由7%增至13%;我國在1949年原藥產量僅0.2萬噸,至1996年增至38萬噸,增加了79倍,而病蟲害發生面積與同期相比卻增加3倍多。1984年滄州應用2.5%溴氰酯4~6萬倍防治棗尺蠖的效果可達99%以上;至1987濃度1萬倍左右,防效僅80%~90%;到1994年的應用濃度為2000~3000倍,防效不足60%;短短十年間,用藥濃度增加15~25倍,甚至上百倍,目前該殺蟲劑在果園基本停用,其他擬除蟲菊酯類也有明顯向這方面發展的趨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