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密植條件下,每株樹占有的土面積和空間體積相對較小,因此密植必須控冠。控冠的根本措施是選擇矮化品種和采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間砧。我國密植的現狀仍然以喬化砧木和品種為主,因此,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栽植密度,是能否控冠的先決條件。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來控冠:
1、采用合理的樹形在一定條件下,樹形和樹冠大小是有密切關系的。梨等多種果樹,在稀植條件下多采用主干疏層形,樹冠2-3層,一層3個主枝,每個主枝上配置3-4個側枝,樹冠更大時還要配置副側枝;2-3層的每個主枝也要配置1-2個側枝。只有這種樹形結構才有利于骨干枝增粗和向上、向外延伸,使樹冠長大,有效利用空間,并使骨加堅固。矮密樹形應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樹體結構簡單;骨干枝數目隨栽植密度的增加而減少。主枝采用單軸和水平方式延伸;主枝更新加快;人為強制整形成分增加。
2、以果控冠生長和結果是果樹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一對基本矛盾,生長是結果的基礎,結果是生長的目的。從果樹開始結果,生長和結果長期并存,兩者相互制約,又可相互轉化。修剪是調節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間均衡的重要手段。因此,生產中要調動一切手段使果樹早形成足夠的花芽,修剪上采用長放、輕剪、疏剪、刻芽、夏剪、環剝以及化學控制措施。開花時采用人工授粉等措施,保證密植果樹早期獲得較高產量。
3、制造營養物質交換障礙果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存在著相互依賴關系。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礦質營養及合成的激素主要是通過木質部不斷供給地上部枝、葉的生長和光合作用的需要;而地上部分葉的光合作用產物和激素則通過枝干的韌皮部供給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不斷向廣處和深處擴展,發生大量的吸收根和生長根,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礦質營養供給地上部分,促進地上部生長。如果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營養物質交換中,在通過損傷輸導系統,使營養物質交換暫適當受阻,就能有效限制樹冠的擴大。
生產上常用的環切、環剝、絞縊、倒貼皮、大扒皮等都是在制造果樹營養物質交換障礙。
4、利用不同枝干生長之間的矛盾果樹上枝與枝之間有相互促進一面,也有相互制約的一面。從密植樹形考慮,骨干枝的縱向生長和橫向生長是一對主要矛盾,基部側生主枝過強,則橫向生長加強,對中心干形成“掐脖”現象,抑制樹冠的縱向生長,冠徑變大,冠高相對較矮;反之,中心干生長強,側生分枝較弱,縱向生長相對較強,而橫向生長受到明顯抑制,冠徑變小。
如果要調節某一生長枝的生長強弱,可通過多留壯分枝、少疏枝、抬高角度和少結果,即可轉強;通過多疏少留壯分枝,加大角度和多結果則可削弱。除此外,還要嚴格控制側生主枝基部粗度,粗度大向外延伸潛力大,粗度小向外延伸潛力小;同時還要注意與著生母枝基部粗度的比值,越是密植粗度比值應越小,比值過大或過粗時,應從基部進行更新。要控制側生主枝粗度及與中心干粗度的比值,關鍵是在幼樹整形階段在加以控制,除單軸延伸外,常采用的措施如下:
在2-4年生時,可以將先端發出的壯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下部中庸偏弱的枝,開張70°-80°角;除少數短弱分枝外,所有長枝全部重短截,只留基部2-3個芽,待明年重新發出枝,再選主枝,并開張角度。
5、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是指對長梢的處理,是在樹體內貯藏養分很少時進行的,尤其長梢生長時消耗樹體養分多,其葉面積大光合作用時間長,對樹整體營養水平提高作用也大;如果在生長季大量疏除和重短截長梢,葉面積損失越大,根系生長受抑制越重,對樹整體和局部生長都會產生削弱作用。因此,采用適當夏季修剪,疏除和重截一些長梢,對緩和樹勢、促進花芽形成和控冠也是有效的。
6、限根和斷根果樹地下部根系的生長與地上部的生長是既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約的一面。
限根栽培就是通過人為措施或利用自然條件,限制根系的生長,達到早果和控冠的目的。較好的方法是利用無紡布,根據實際需要將其制成袋狀,裝上營養土,再挖坑埋入土中,在袋中定植果樹,其特點是根系不能穿過,而水分可以滲出,從而達到限制根系生長的目的。
在土層淺薄的丘陵山地,人工刨挖或采用炸藥爆破挖植穴,其內填入較肥沃土壤,在其中定植的果樹土壤營養體積有限,也能限根控冠。
斷根或稱根系修剪,即通過減少根量,以削弱枝梢生長。但根系修剪不如地上部好操作,在密植果園中可結合深翻改土或深施肥,適當切斷部分骨干根。
7、控制樹高密植必須控制樹高,一般樹高應控制在行距的1/2,即行距4米,樹高2米較為合適。正確控高修剪方法是在樹高即將達到預定高度時,采用“削弱頭長勢”的修剪方法,預先做好回縮換頭的準備。如樹高要求2.5米,當樹高已達到2米時,就要采取措施,常用方法是中心干延長枝一定要長放不短截,保持單軸延伸狀態,其下壯分枝基本全部疏除;在延長枝生長勢過強情況下,不惜疏枝造成對口傷,以削弱其長勢,使中心干延長枝萌芽力增強,削弱成枝力,從而導致增粗減弱。次年再按照相同的方法修剪,直到延長頭側生分枝已多數形成花芽并開花結果再回縮換頭。回縮后變強,再放再疏,變弱后再回縮,以達到控制樹高的目的。
8、控制冠徑控制冠徑的擴大,表面是控制主枝的長度,實質控制主枝的粗度和尖削度,主枝越粗尖削度越大,向外延伸能力越強,控冠越困難。控制增粗和尖削度的基本方法是少配置、不配置壯的側生分枝。所以,首先必須根據株行距大小確定主枝配置側枝的多少或不配置。其次是開張角度,角度越大,對生長勢削弱越重,不利于增粗。然后通過環剝、刻芽等措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適當多結果等,也能抑制增粗。當主枝明顯變粗,延伸難于控制時,可將其疏除;如疏除后空間較大,可留樁重截,待留樁上發枝后再重新培養新的主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