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自然生草或人工種草果園長期自然生草或人工種草,多年不耕翻。當果園植被長到30-40厘米時,人工或機械刈割,散覆于樹盤下。在整個生長季節,草在15-40厘米交替生長,連年堅持下去,果園有機質及有效礦物質含量會有明顯上升,土壤PH值下降,有利于緩解果園土壤的堿化,有機質礦化及被侵蝕。
二、生草與養殖相結合果園自然或人工生草法、植被殘體可以覆蓋果園或喟豬、牛、羊、雞、兔等,再以動物糞便還田的方式實現物質循環。山東臨沂地區推行“一棵果樹一只雞”、新疆兵團推行“行間種苜蓿,樹下覆草,一畝果樹兩只羊”的生態模式,解決了當地肥源不足、土壤惡化問題,還可減少一些生理病害,提高果品質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