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用水總量不足,且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使農業灌溉用水更加緊張。
果樹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漫灌、溝灌、滴灌和噴灌.漫灌是古老的田間灌水方法,但這種灌水水資源浪費嚴重,從而加大了生產成本。滴灌、噴灌能節水50-60%,又能改善果園小氣候,利于果樹的生長發育,但一次性投資太大。如何才能好水資源短缺與落后的灌溉模式之間的矛盾?節水技術的研究推廣尤為重要。
果樹生產節水措施
借鑒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適合我國果樹生產的節水措施有:
(1)發展抗旱樹(品)種.在我國北方的果樹生產中,除葡萄外,蘋果的耗水量最大.據資料記載,蘋果每平方米葉面積每小時約蒸騰40克水,在生長季節每畝結果樹需水120噸,折合降水量180毫米,田間土壤持水量一般需保持60-70%;而桃樹田間土壤持水量30-40%,就可維持正常生長.最抗旱的果樹樹種是杏,年降水量200-300毫米即可滿足生長需要.所以說在水資源貧乏的地方應優先考慮發展桃、李、杏.其次是梨,它的特點是抗逆性強,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嚴格,也可適當發展。
(2)運用節水技術.一是覆膜法,即在樹下灌水后及時覆膜減少水分蒸發,保肥保水,提高地溫,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有利于果樹生長和提高果品質量,持效期可達30-40%天。該法與漫灌相比每畝可降低成本39.6-46.3元;二是穴灌法,幼樹與初果期樹距離樹下30-40厘米處均勻地挖3-4個直徑、深各40厘米的簡式坑,里面用草或農作物千稈捆把后填入坑內,然后灌滿水,上面覆蓋一小塊塑料膜,塑料膜周圍用土壓實,中間扎個孔,留做下次灌水用。成齡樹挖穴距樹干稍遠,穴的數量可根據樹體大小酌懷而定。總的看來,采取穴灌比漫灌節水60-70%。
(3)應用抗旱生長營養劑.目前國內推廣的有旱地龍、抗旱型噴施寶、高脂膜。它們的主要功能是抗旱營養劑中有果樹需求的多種營養,能有效促進果樹生長,降低功能葉的蒸騰程度,維護果樹的水分平衡,起到抗逆、抗病蟲和增產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