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果樹病害流行必須具備三大要素:①致病力強的病原物;②大量的感病寄主;③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引起果樹發病五大類病原物主要是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等,在果園中,引起果樹傳染性病害發生的主要病原是真菌。
在果園中,真菌潛伏在不同場所渡過休眠期。春天氣溫不斷回升,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溫度條件,但不具備必要的濕度條件。一旦遇雨,真菌在較短時間內繁殖出大量的后代,在果園肆意逞兇,侵害果樹的枝葉花果。
現行的防治方法大多數立足于秋冬或早春清掃落葉,摘除僵果,刮樹皮等集中燒毀或深埋,春季噴布石硫合劑,生長期摘除病葉病果病梢等清園,通過鏟除越冬越夏的菌源,降低發病指數,減輕病害的發生。病害的發生與樹體的抗性密切相關,這既與品種有關,也與樹勢有關。樹體的抗性強,則病菌的致病力就弱.我們首先可以因地制宜,加強土肥水管理,如重施有機肥,增施生物肥,配合適量化肥,輔助水分管理,果園行間覆草或生草等,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壯根。其次,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保持果園通風透光,提高樹體的光合效能――健葉,培養健壯的樹勢。另外,適時疏花疏果,合理負載――減負,通過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減輕病害的發生。在病菌侵染前,還可以通過果實套袋預防病菌的侵染和發生。
防治病害,清園消滅菌源十分關鍵,提高樹體抗性是基礎,其次是早期預防工作。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它的原理就是用水稀釋藥劑,并均勻地噴霧到作物的表面,從而形成一層致密的藥膜,這個藥膜透氣透光也透水,但能有效殺死接觸到它的病菌,達到保護作物不受病菌危害之目的。這類殺菌劑如普德金、噴富露、保加新、大大生富、波爾多液等。幾乎所有保護性殺菌劑的持效期為7-10天,最長也不過20多天(如波爾多液),所以要定期噴藥保護,防止病菌乘機入侵。對于已經染病的果樹,我們可以選用治療性殺菌劑,通過其內吸傳導作用殺死已經入侵的病菌,控制病斑的擴展和蔓延。這類殺菌劑如納米欣、金力士、甲基托布津、劍力通等。但此類殺菌劑的持效期一般5~7天,最長不過10天左右。一旦出現病斑,往往需要連續防治2~3次。眾所周知,蘋果的早期落葉病、炭疽病和輪紋病,梨的黑星病,葡萄的霜霉病等春季以傳播、侵染寄主為主,然后在寄主的果實或葉片或主干內等處潛伏下來,中后期才發病顯現病狀。目前果園發生的絕大多數侵染性病害,如果前期侵染成功,中后期還會重復侵染,即多病程病害。早期預防不及時,勢必會給后期防治帶來困難。由此可見,蘋果、梨、葡萄等果樹花后到幼果期重點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定期預防,進入6月份適當噴布內吸作用的治療性殺菌劑追殺已經侵入的病菌。夏秋季多雨時,則需要繼續噴布保護性殺菌劑防止病菌的再次入侵。出現病情,還可使用治療性殺菌劑予以治療。必要時兩者交替使用,或選用保護兼治療的殺菌劑,可以充分發揮防治效果。保護兼治療的殺菌劑多為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的復配藥劑,如鴿哈、殺毒礬、克露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北方果農在果樹病害化學防治的過程中,添加優質葉面肥,藥肥雙效,不但大大減輕病情,而且降低了成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