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大穴深栽
4月5―10日,選用接口上2cm處直徑1.0cm以上,高1.5m以上無病蟲害一年生苗,栽前剪截傷根和過長根,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次日將苗木蘸上泥漿定植。定植坑長、寬、深均為1m,將表土與底土分放,澆透水,水滲完后再定植。
定植深度比正常栽樹深5cm左右,回填土全部用表土,有條件的換土或拌人適量有機肥。填土時輕提苗干,踏實再澆透水,待水分滲下后,在樹基部堆一個小土堆,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栽后三周調查,成活率為99.6%。
2、整形修剪
采用兩主枝自然開心形,以盡快提高早期覆蓋率,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在整枝時用彎干法,定植后,將主干在距地面65cm左右處向東側彎下75°左右,培養成第一主枝。當彎處附近萌生直立枝時,選留一個培養成壯枝。第二年春將枝從基部向西側彎下75°左右,培養為第二主枝。若主干壓彎后發芽較遲,可于彎干后15d左右,在芽上涂抹抽枝寶(邯鄲北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品)或采用刻芽等措施;促進發芽。兩個主枝問最好間距10―15cm;以防劈裂。
主枝上不留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冬剪時,以疏為主,主枝頭不短截,以達到抑前促后的效果,使主枝基部早日形成大量結果枝組。當樹冠交接后,主枝頭用背下枝換頭;防止交接。枝組采用“三套枝”修剪法,即當年結果枝、結果母枝、營養枝各占1/3,主枝上枝組的橫向分布為“上小下大,兩側中”,即背上著生小枝組(長20cm以下),下面著生大枝組(長度40cm左右),兩側著生中型枝組(長度30cm左右)。縱向分布為基部著生大枝組,中部著生中枝組,上部著生小枝組。全樹約有各類枝組30個左右。
3、生草覆蓋與肥水管理
選留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1―2種禾本科雜草,如馬唐等,作為果園地面植被。當草長25cm左右時進行刈割,割后將草均勻覆蓋在地表,如此反復,每年割2-3次。這樣,可減少陽光直射地面,降低地表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雜草腐爛后翻入地下,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應用此法,三年中使0―40cm土壤有機質由原來的0.21%提高到0.84%。有機肥的施用以野草為主,并結合施入適量農家肥,時間在夏秋之間。春季不再開溝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水分大量散失。花前7d施尿素,2年生樹每株100g,3年生樹150g,4年生以上樹200g。幼果迅速膨大期施磷酸二銨,3年生樹每株100g,4年生樹150g,5年生以上200g。施肥后及時灌水。于落花后每隔15d噴1次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共4-5次。
4、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梨蚜、梨大、天幕毛蟲、金龜子、青刺蛾等,用藥以無公害農藥如滅幼脲系列,B?t乳劑(蘇蕓金桿菌)等為主。注意保護、利用天敵,如草蛉、瓢蟲、食蟲虻等。對梨大、梨小等除用藥外,輔以人工摘除蟲果銷毀,壓低蟲口密度。冬剪時摘除天幕毛蟲卵塊,并對花期初孵出的幼蟲在分散取食時,以人工加以消滅。
病害主要有灰斑病、褐斑病,有少量黑星病發生。應在春季萌芽時噴5°Be石琉合劑,壓低病菌基數。在雨季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次,控制病害發生,保護葉片和果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