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梨樹在我省中北部面積較大,如代縣、文水、祁縣等地梨樹已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經濟收入,然而近幾年梨木虱、黃粉蟲、腐爛病連續大發生,而凍害更是讓梨農苦不堪盲,給農民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一、凍害發生與防治技術
1、癥狀:梨樹凍害可使花芽枝條、枝杈、根莖和主干及果實受凍。主干受凍后常出現縱裂,易誘發腐爛病。根莖部、枝杈,花最易受凍。枝杈和多年生枝條局部受凍,表現為壞死、流膠或縱裂。生長不充分的枝條及枝條頂端部位易受凍。花最不耐凍,花受凍后花萼出現褐色水潰狀斑點,花瓣和雄蕊變為褐色,雌蕊花柱變成黑褐色。開花期受害輕者雌蕊受凍,剝開花瓣才可見,受凍花雖能開放,但不能結果。我省這幾種凍害都有發生,梨農比較注意的是花受凍。
2、發生原因:梨樹受凍主要原因是低溫過低或低溫持續時間較長,或花芽萌發后遇到較強寒流(2002年我省中北部梨樹遭受凍害的主要原因)。枝條受凍多因生長不充實、越冬準備不夠或氮肥過多,使枝條徒長、貪青、不能及時落葉,花芽凍害主要發生在花芽萌動期(在4月份初)。氣溫下降到-4~-6℃,受凍害的花可達7~8成;
3、防治技術:重點是防止主干、枝條、花的凍害。
(1)平衡施肥花期多施磷肥,可噴施開花素(高磷型,100g對水100kg),梨樹葉子茂密時噴施綠葉素(高氮型,200g對水200~300kg),掛梨期噴施甜果素(高鉀型,200g對水200~300kg)。謹防偏施氮肥,鉀肥用量最大,氮、磷、鉀比例是2:5:7。
(2)越冬保護清除樹盤積雪,減輕凍害。根莖部埋土、樹干綁草防寒:涂白保護樹干。埋土防寒,應埋到樹干全部和三大主枝分權處,越冬前把主干,第一層主枝的枝杈部位涂白。
(3)灌水防凍早春寒流侵襲前澆水,可減輕花芽及花受凍程度,澆地時一定要澆透。
(4)熏煙防凍在上風口熏煙,可減輕凍害,晚上和早晨效果較好。
(5)耐凍培養3月下旬噴施億安神力復合菌和植物高豐或核元素,以提高梨樹自身抗凍性,億安神力復合菌0.5kg對水50~100kg,植物高豐5ml(或核元素10ml)對水15kg,在3月下旬4月上旬,隔7~8d,連噴2~3次。花蕾期(4月初)噴花寶,50g花寶對水45kg,或開花素100g對水100-150kg噴霧,提高花的防寒能力。
(6)防凍保護噴施冷凍寶,用冷凍寶80g、開花素20g、植物高豐5ml(或核元素10ml)對水15kg,全株噴灑。寒流侵襲前噴施可防凍,寒流侵襲后噴施,可緩解凍害。
二、腐爛病防治技術:腐爛病主要發生在主干、主枝、側枝及小枝上,其嚴重時可使梨樹枯死,是梨樹主要病害。其防治技術核心就是以增強樹勢為主,結合藥劑防治。具體方法是: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防止受凍,提高抗病力
梨樹凍害是近幾年梨樹腐爛病發生較重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止凍害不僅可保花保果,且可有效地預防腐爛病發生。栽培管理除了注意蔬花蔬果,科學修剪,平衡大小年外,還要注意平衡施肥,詳細方法見(一)中的平衡施肥。
2、藥劑涂抹
在夏秋前、冬春季發病前用死腐康藥液在腐爛病發生處直接涂抹,不用刮皮,涂抹時藥液要全面覆蓋住腐爛處,隔1d,連續涂2次,效果最佳。或用843抗復劑60~200倍液,刮干凈病變組織與粗皮后涂抹,刮掉的病殘體一定要集中沉埋或燒毀。
3、主干和主枝傷痕較大部位,進行橋接或腳接,幫助恢復樹勢。
三、梨木虱防治技術
梨木虱以成蟲、若蟲刺吸芽、葉、嫩梢汁液為害,其排泄物污染果面,影響品質。我省中北靜梨木虱一年發生3~4代,第一代若蟲孵化后多鉆入剛開放的花叢內為害,以后各代多在葉面吸食為害。其防治方法是:
1、冬季徹底清除樹上與樹下殘枝、殘葉及落地枝葉雜草,集中燒毀。早春刮除老樹皮,消滅越冬成蟲。
2、以越冬成蟲為主,搞好藥劑防治。梨木虱藥劑防治關鍵期是越冬成蟲出蟄期末大量產卵前(我省在3月底4月初),此時防洽可達到事半功倍。施用藥劑:美生100ml對水500kg或綠維蟲清勸毫升對水300~400斤或10%吡蟲啉50g對水100kg或蚜蛹克星200ml對水600kg。噴藥時間:結合防凍進行兩次噴藥,第1次3月下旬,第2次4月初。早期若漏防,可在5月中旬、7月上旬補防。
四、黃粉蟲(梨粉蟲、梨癯蚜)防治技術:
黃粉蟲主要為害果實,也可刺吸枝干嫩此汁液,防治辦法:
1、秋末至早春發芽前刮除粗皮翅皮,清除樹上的附殘體,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卵,并可殺滅蚧殼蟲的卵。
2、套袋預防大慶袋可減少黃粉蟲為害。
3、藥劑防治用黃粉蟲清或黃粉蚧殺(兼治蚧殼蟲)180ml對水250kg,4月初與梨木虱同時防治。第2次在套袋前全株噴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