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果樹紫紋羽病在各地均有零星發生,僅個別果園發病較多,一般以老果園樹齡大的發病嚴重。例如山東萊陽農業大學園藝場的少數梨園1972年的病株率競高達60―70%,后經大力防治,已使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紫紋羽病菌也能為害多種果樹和樹木,如梨、蘋果、葡萄、楊樹、柳樹、槐樹、酸棗等,甚至甘薯也有被害的。
一、為害癥狀:
病株地上部分的表現同樣是葉片變小,黃化,枝條各節間縮短,植株生長衰弱。根部受病則從小根開始并逐漸向大根蔓延,病勢發展較緩慢。一般情況下,病株往往要經過數年才會死亡。病根初期形成黃褐色不定形斑塊,外表儀較健康者略深,不明顯,內部皮層組織則呈褐色病變。病根表面有濃密的暗紫色絨毛狀菌絲層,并長有暗色菌索,尤以病健部交界處明顯。菌絲層及菌索的色澤,在開始時較紅,以后逐漸轉深。
此外,病根表面還著生有暗褐色小形半球形的菌核(尺度為1―2mm)。后期病根的皮層腐朽,有時皮層組織已腐爛,但表皮仍然完好地套在外面且可移動。最后連木質部分也會腐爛。秋后在病根周圍的粘土層或深土層中,特別是縫隙處可見到大小形狀不定的菌絲塊,其內有時還夾有病殘組織或白沙。
二、發病規律:
紫紋羽病以菌絲體,根狀菌索或菌核隨著病根遺留在土壤中越冬;侵入果樹新根的柔軟組織,被害細根軟化腐朽以至消失,以后逐漸延及粗大的根。病菌的根狀菌索能在土壤中生存多年,并能橫向擴展,侵害鄰近的健根。土壤潮濕、土壤有機質缺乏、酸性程度高以及定植過深或培土過厚、根部受傷等,都利于病害發生。
原為槐樹、楊樹、柳樹及臘條林跡地的果園發病較重,而以臭椿、松樹和柏樹為前茬者則較輕。另外,定植過深以及樹勢衰弱的樹亦易發病。
三、紫紋羽病防治辦法:
1.加強果園管理
做好果園的開溝排水工作。增施有機肥料。施用5406抗生菌肥料或油餅肥,促進土壤中抗生菌的繁殖,抑止病菌的生長。苗木定植時,接口要露出土面。
2.病樹的治療處理
扒開根部周圍的土壤,將根部病斑用刀徹底刮除,用抗菌劑401的50倍液或1%硫酸銅消毒傷口后,外涂傷口保護劑,對根部土壤上澆施藥液或撒施藥粉防治。把已霉爛的根切除,再澆施藥液或撒施藥粉。刮除的病斑,切除的霉根及病根周圍扒出的土壤,都要攜出果園之外,并換上無病新土。應用的藥劑種類及其濃度如下:
五氯酚鈉:用五氯酚鈉的250倍液,大樹每病株灌注50~75千克;紫紋羽病發病部位常較廣,故用藥量要多些。
五氯硝基苯:70%五氯硝基苯以1:50~100的比例,與換入的新土混合,均勻地分層撒施于病根分布到的土壤中。8~10年生大樹,每株用藥量為0.5千克左右;2~3年生小樹,每株用藥量為50~150克。
3.選栽無病苗木及苗木消毒
對苗木出圃嚴格檢查,淘汰病苗。對似病苗用1%硫酸銅液或2%石灰乳浸漬1小時消毒,水洗后栽植。
4.掘除病株及病土消毒
將要死亡的果樹或已經枯死的果樹掘除,集中燒毀殘根。病穴土壤可灌澆150倍五氯酚鈉或撒施石灰粉消毒。當病死果樹較多,病土面積大,用石灰氮消毒,每公頃用量為750~1125千克。
5.果園內不要間作感病植物
果園內不要間作甘薯、馬鈴薯、大豆、瓜類及茄科等易感病植物。以防相互傳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