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采收
刺梨果實采收適期是果實金黃色時,此時香氣濃,糖分多。但據貴州農學院測定,刺梨果實維生素C含量隨果實的發育而逐漸增加,當果實形成后82天時,果皮由綠色轉為淡黃色,維生素C含量達最高;進一步成熟,由淡黃色轉黃色至濃黃色,維生素C又稍下降。故為了提高刺梨的營養價值,果實應在接近完熟、果皮由綠色開始轉黃時采收,即果實形成后約80天為采收適期。由于維生素C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合成,故在1天中果實的維生素C早晚高中午低,高溫下不僅合成維生素C少,已有的也受破壞較多,故采收以早晚為佳。此外,還應在無雨陰天采收,以提高果實耐貯運性。
刺梨枝條和果均有刺,采收時要戴手套。采下的果實應及時送往加工廠加工或供銷售,未能及時處理應妥善保管或貯藏。
手工采摘花工多,可試驗采前1~2天噴生長抑制劑,采收時樹下鋪塑料布,用棍輕擊枝干,搖落果實收集之。選用藥劑及適宜濃度,經過試驗不難解決。
(二)貯藏
刺梨果實的保護組織不發達,采收后很快喪失水分,常溫下5~6天嚴重失水而萎蔫,影響鮮銷及加工,故妥善貯藏甚為重要。
1.鮮果貯藏
果實貯藏的目的在于減少腐爛、輕耗,最大限度保存營養成分和果實的新鮮度。用塑料薄膜袋包裝刺梨,能明顯減少失水現象,因而減少輕耗。低溫有利于保存維生素C及其他營養成分,輕耗、腐爛也減少。故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裝刺梨,在0~5℃冷庫內貯藏,經60天好果率在75%以上,維生素C保存率70%以上。刺梨果實成熟于8~9月,氣溫尚高,呼吸作用旺盛,常溫貯藏不宜超過15天,且應存放于陰涼處。較長期貯藏應控溫0~5℃保存。
2.干制品貯藏
為了解決刺梨食品加工原料的周年供應,將鮮果制干后貯藏。用不銹鋼刀橫切鮮果除去種子,再切果肉成6~8塊,然后用硫磺粉(每噸果塊用硫磺粉2~4公斤)熏煙處理2~3小時,曬干或烘干已熏硫處理的果塊,以溫度不太高又能迅速干燥為原則,以提高維生素C的保存率。試驗證明,刺梨在70℃恒溫下烘干,維生素C損失率僅1%左右,每100克干制品含維生素C達8700毫克以上。
刺梨果干常溫倉庫貯藏前還須熏硫,每噸果干用硫磺粉2公斤熏2小時,然后用麻袋包裝,外套塑料薄膜袋。這樣能使果干在貯藏中保持維生素C的穩定性,少受損失,仍然保持濃郁的香氣,無霉變或蟲蛀,維生素C的損失在3%以下,可保存1年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