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梨園養鵝就是利用梨園內間種優質苜蓿,進行全天候放牧加補飼的飼養模式,它具有投資少、成活率高、疾病發生少、易于管理等優點。
一、脫溫室選擇
1.脫溫室的選擇應遵循如下幾項原則:①利于防疫,交通方便,離梨園、果園較近;②有水源、電源,并且圈的住,以防走失和帶進病菌。
2.脫溫室圈舍的設計。雙層網上育雛(金屬網或塑料網),網距地面50~60厘米(網眼1.25×1.25厘米),育雛網的圍欄高30厘米,把育雛網分隔成1平方米大小的方格。
3.每一批鵝育雛之后,對舍內地面、用具用3%~5%的來蘇爾水溶液進行噴霧和浸泡消毒,然后再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25毫升福爾馬林加12.5克高錳酸鉀。
二、飼料選擇
選擇全價顆粒料或混合飼料。
三、雛鵝的飼養管理
1.飲水與開食
鵝苗經長途運輸后,長時間未飲開口水容易發生嚴重的脫水現象,所以在雛鵝進入育雛室后立即飲用0.01%的高錳酸鉀水,其中加入適量葡萄糖3~5克,復合維生素或維生素C1~2克或飲用0.9%的生理鹽水,以盡快緩解脫水癥狀,提高成活率。水溫以25℃為宜,飲水器要適宜,避免打濕羽毛。飲過開口水后即可開食,雛鵝的消化力差,必須喂給容易消化的飼料,且要定時定量。
2.脫溫
第1天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8~30℃,第3天溫度保持在25~28℃,第4天溫度保持在23~25℃,第5~8天溫度保持在21~23℃。第8天不需再人工加溫,加大通風換氣時間,盡量保持與外界溫度適應,為轉入梨園放牧做準備。
3.光照時間與強度
0~7日齡,光照24小時,8~20日齡,逐漸過渡到自然光。21~80日齡,全是自然光,光照強度每平方米3瓦,高度2米,自然過渡時每天光照縮短1小時。
4.育雛密度
中小型鵝,0~1周齡每平方米飼喂15~20只,2~3周齡,每平方米飼喂10~15只,4周~80日齡每平方米飼喂5~6只。
5.飼喂次數
1~3天飼喂8~10次/日,4~8天飼喂6~8次/日,15~20天、飼喂5~6次/日,在10天以前,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21%,15天以后,更換成自配料。更換方法是,第1天30%的自配料、70%的全價料;第2天50%自配料、50%的全價料;第3天70%的自配料、30%的全價料;第4天可完全更換為自配料。
6.放牧
根據氣候應盡量提早放牧,20日齡以內雛鵝早晨放牧一定要在露水干后,否則易出現感冒和拉稀。20日齡后放牧要在露水干前放牧,保證吃上露水草,易上膘。中午日射強時不出牧。
7.分群管理
把小和弱的雛鵝盡量調在一起,保證每只鵝的正常飲食。
四、仔鵝的飼養管理
1.4周齡至70日齡的鵝稱為仔鵝,此時期為鵝骨骼、肌肉、羽毛生長最快時期,此時期以自由采食青綠飼料為主,每只鵝每日平均補喂精料80~100克,至少保證每日平均采食1.0千克青苜蓿。
2.40日齡時每千克體重用20毫克丙硫苯咪唑驅蟲1次。
五、育肥鵝的飼養管理
大型鵝90日齡左右才能達到最佳生長量;中型鵝在仔鵝期后再經過10~15天的育肥,具有肉質鮮嫩、胸肌豐厚、屠宰率高的特點。育肥鵝白天在氣溫涼爽的早晚放牧,適當減少放牧時間,即減少運動量,除了補飼以外,其余時間關在較暗的育肥舍內,每只鵝的精料日喂量為100~150克,日補飼2次,精料可用后期肉雞料代替,又可自配富含糖類飼料的精料,自由采食青綠飼料。隔日水浴1次。
六、疾病控制
防重于治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針。
第1天每只鵝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0.5毫升;第6、7天每只鵝注射小鵝精針1毫升;第14天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苗點眼或滴鼻進行免疫。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