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梨潛皮蛾,果農稱之為“串皮蟲”,此蟲害輕者危害果樹,影響產量,重者導致梨樹死亡。
一、發生與癥狀:一年可發生兩代,以1齡幼蟲在被害枝條隧道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以在枝干的表皮下吸取汁液為食。初齡幼蟲鉆蛀的隧道極細,幼蟲蛻皮處隧道彎曲擴大,隨著齡期的增長,隧道逐漸加寬,5齡以后,隧道匯合成片。后期幼蟲不再擴大危害面積,而轉向皮下或梨果表皮下層吸食,使受害處形成幾層紙片狀的枯死表皮,并由一側裂開,而后干縮翹起。
二、防治措施
1、防治時間。梨樹落葉后的12月至翌年3月上旬即梨樹萌芽前。
2、防治方法。⑴人工防治。果農可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的枝條,將剪下的枝條集存一處進行焚燒,即可消滅越冬的蟲源。⑵藥物防治。首先,在成蟲羽化關鍵期,可選用50%對硫磷2000倍液或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灑2-3次,最好每月噴灑1次,即可控制危害;其次,在幼蟲隧道爆皮期噴灑對硫磷殺滅幼蟲。(⑶溴甲烷熏蒸。苗木接穗時,將苗木放置在溫度8-9℃的室內,每立方米投藥45克,密閉6個小時,對幼蟲殺滅效果可達100%,且對苗木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